自然科學課程在社大的定位與做法

回衝撞集第一期

自然科學課程在社大的定位與做法

葛茂豐

一 . 前言
近三年前,台北縣成立五所社區大學,在這個與眾不同的學習環境裡,個人有幸恭逢盛會,並且歷經各方的思考激盪。在即將短暫離開社大的此時,謹將在板橋社大五個學期與永和社大三個學期的參與經驗,總結此文以分享所有社大的朋友們,並希望拙文能激發出更美好的討論互動。

﹝知識解放﹞在社大的發展過程中扮演了指導的中心思想,相較於學院知識的層層束縛與巍峨高牆,社大希望用另外的角度來呈現知識,讓知識更貼近人的生活,更具有學習的主體性,讓人成為知識的主導者而非知識的奴隸。 ( 在社大裡頭,你可以找到許多這方面的文獻與討論。 ) 然而,從實作面來看,社大在發展過程中卻遭逢兩個主要的問題。第一,仍然無法擺脫傳統體制對於知識的定義和學習方式,不單學術課程如此,其他課程亦同。第二,從歷次討論來看,對於﹝知識解放﹞一詞,各家的解讀不同,也因此在做法上也就大異其趣。 ( 社大既然強調主體性,那麼依據個人主觀經驗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解讀,其實也是一種必然。 )

由此可知,儘管大多數人都認同社大的理念,並且不斷地用自己的方式來擴展社大的深度與廣度,然而在抽象的理念認同下,該如何具體實踐其精神內涵,眾家的說法卻往往莫衷一是。 ( 其實這也是一個優點,多元的思想才能醞釀豐富的內涵,豐富的內涵才能滋養旺盛的生命力。 )

不過,如果多元的想法不互相激盪,終歸也只是一團混亂。為了讓社大的理念能落實,為了讓社大的發展能免除可能的不良陣痛,理念溝通與做法協調就有其迫切的必要性,我們期待一個火花四射的社大討論空間。也因此,這篇文章從自然科學課程的課堂經驗出發,試圖碰觸這些問題,提供某個向度的思考脈絡。討論的方向依序為:

•  先來談談所謂的自然科學是什麼。
•  再從社區大學的角度來談,自然科學課程和知識解放的關聯性。
•  最後再來談,具體的做法如何和抽象的理念接軌。

二 . 自然科學的本質
本質這個面向雖然不好談,但卻是很多問題的核心。我還是僅以自己認知到的部分,條列出我自己的想法:
•  科學 (science) 和科技 (technology) 的差別
科學是一種回答理論問題的方法,科技是一種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在我看來,科學並不會干擾我們的生活,然而,科技卻會。因此,雖然科技源於科學,但由於這種干擾,科技勢必得接受社會的審判。 ( 註:在本文中,除非特別提及,否則科學一詞同時會具有 science 和 technology 的意義。 )

•  科學有其侷限性
人類透過科學、藝術、宗教…等等不同的知識體系,觀察宇宙並且認知宇宙與自己的存在。因此科學只是一套認知的方式,作為人類眾多知識體系的其中一環,科學既非優勢亦非主導,科學想做的是了解自然界的規律與關聯,同時也發展出自己一套邏輯方式,在解釋自然現象上有其擅長之處,不過科學往往無法解答意義和目的的問題,換句話說,科學絕非萬能。想拿科學的思考和實證方式來解決非科學問題,就像拎著棒球棒打籃球一樣好笑。同樣的,想拿宗教或來玄學解決科學問題,其背後也往往隱藏著相當程度的危險性。 ( 我知道有時候很難去區分科學或非科學問題,然而不去區分卻只會讓問題更加複雜,因此區分是必要的。 ) 不過,正因為科學方法在某些問題的解釋與解決上極有威力,也因此很多人會有誤解,相信科學是解決問題的萬靈丹。 ( 有沒有發現,過和不及同樣糟糕,中庸之道真是件難事。 )

•  科學不是真理,科學是一種態度

雖然科學大量運用了定律、定理之類的名詞,然而科學是絕對無誤的嗎?當然不是,相反的,科學不斷地在證明自己的錯誤,任何一個科學理論誕生的目的就是為了等著被證明錯誤,現存的理論只是因為還未找到錯誤而已。從亞里斯多德、哥白尼、伽利略、克卜勒到牛頓,描述自然界的法則不斷被推翻,牛頓對了嗎?愛因斯坦不正踢了他一屁股嗎?換言之,任何理論只要公開而清楚地發表後,它就一直在接受檢驗,這種態度才是讓科學進步的重要關鍵。
•  科學是高度科層化和標準化的東西,然而這並不是科學的真實面貌
用數學和模型來解釋科學只是求其便利性,方程式不是科學,你週遭的東西才是,別忘了先前說的“科學想做的是了解自然界的規律與關聯”。高度複雜的科層化雖然會讓人望之生畏,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把自己侷限在這科層化中。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個架構也很難被推翻。 (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想像不出來被推翻後會剩下什麼。 )

•  科學屬於社會和文化系統的一部份,會受環境和歷史的影響

儘管科學的目標是自然現象,然而科學無法自絕於社會和文化之外,科學的脈絡裡清楚地刻畫著環境和歷史的痕跡。因此,談科學不能只談科學,同樣地,研究科學也不能只有研究科學。高度分工並不意味著人的知識就該被切割成片段,我認為知識的完整性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總結來說,我希望釐清一些想法之後,再來從社大的角度切入問題。

三 . 自然科學課程在社區大學的定位在哪裡?
先從經驗知識與套裝知識來說好了,傳統教育方式下的自然科學正是一種標準的套裝知識,因此也就缺乏了主體性和互動性。那麼我們首先來看,自然科學課程能否用經驗知識的方式來進行呢?要知道,科學知識在建立之初本來就是一種經驗知識的過程 ( 總不會路上隨手就撿到一份套裝知識吧 ) ,因此自然科學課程當然可以設計成為一種經驗知識的重建過程。這樣一來問題就單純剩下兩點: 1. 為什麼在社大要這麼做? (Why) 2. 要如何做? (How) 。先談第一點, Why 的問題 ( 已經有很多相關資料在討論這兩種知識的差別和優劣,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閱這些資訊,我在這裡不再重複累述 ) 。雖然我並不認為經驗知識就一定優於套裝知識,但是社大的課程的確應該有別於學院裡頭的套裝知識。我從另一個角度來切入,我認為經驗知識比較能夠具備知識的整體性,因為社大並不是要培養一個工程師或科學工作者,社大希望培養具有完整判斷能力和知識能力的成熟公民,而套裝知識往往過於零碎而且繁複,因此經驗知識藉由質疑、反思和互動的建構過程,對於知識的整體性會有所助益。再來是 How 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像我一樣,即使認同上述的理由,接著就得面臨一個現實的問題,如何做才是經驗知識的重建過程,尤其對於出身學院知識的自然科學講師而言,在不得其門而入的情況下走回套裝知識的老方法是很常見的。 ( 包括我自己的課程,從這方面來看都是不及格的。 ) 因此我個人認為這個層面的問題才是最麻煩的,這部分留待下一節再來討論。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自然科學課程能否達成﹝知識解放﹞的目標。前面提過,學院知識充斥著層層的束縛與巍峨的高牆,雖然社大想解放,但實際情況卻是自然科學課程常常不是在打破這些東西,反而更增添了學院知識的權威性。換句話說,當同學修習這些課程時,講師就只是牽著同學的手在學院知識的宮殿裡走馬看花一番,然後告訴同學說:「你看,多富麗堂皇,多高不可攀。」哀哉,講師常常不是社大理念的推手,而是殺手。如果沒有一個清楚的方向和典範出來,社大課程將會不斷重複著這樣的事情。然而,什麼是清楚的方向?誰又在這個方向上成就一個典範了?這些問題很大,將會是社大不斷探索的目標。當然,我試著提出自己的看法來解釋這些問題, ( 我如果提出問題來又拍拍屁股一走了之,似乎也不太負責 ) 。我認為有幾個成分是講師在設計課程時必須加入的元素,第一點是具主體性的批判,學術必然會有權威,這是好的,因為權威不是拿來景仰的,權威的內涵就是準備接受批判,而且批判是必須帶有批判者的主體意識。第二點是具價值觀念的反省,姑且不論科學本身是否存在價值的問題 ( 因為這又另外一個好玩的課題了,不過先別把問題搞得太複雜 ) ,在反省自然科學與人類、環境與歷史的關係時,用價值觀念的這把尺來衡量是必要的,而價值觀念的建立則是一個人的總體展現。第三點是具互動性的思考,就像地貌必然受風力水力而影響而改變一樣,客觀的知識本體在加入人的因素後,必然也會產生相對應的變化,因此互動過程會讓知識的內涵更加豐富,也就是說,同樣的課程在面臨兩群不同的人時,應該會有不同的結果。

自然科學的目標是什麼?有人說自然科學的目的在讓人類過更好的生活,也有人說自然科學是一種探究自然奧秘的揭露過程。我不認為自然科學的目的在改變外界環境或他人,我的看法是科學知識在滿足個體,若以我為例,科學對我而言是成為我個人存在意義的一部份,其他的影響都是附加的結果。因此,任何知識應該都一樣,都能成為某一個個體的組成因子,讓個體得以成就得以滿足。

當我們仔細檢視社大的自然科學課程時,可以發現有一些現象正在浮現。我想把其中三件事拿出來看,分別是簡單化、功利化和庸俗化。第一點,簡單化,當自然科學這種高度科層化複雜化的知識體系要進入社大時,把它簡單化是不得不的一種做法,然而,簡單化就算成功了嗎?我認為簡單化只是一種達成目標的方法,絕非目標的本身。第二點,功利化,大概是因為社大希望知識能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因此大部分課程都會強調知識在生活中的實用性,但我認為這是兩件不同的事情,當社大的課程強調知識的實用性時,我們就會讓自己侷限在窄小的角落裡。第三點,庸俗化,為了投主流價值之所好,知識的本身被賦予太多的包裝,冠上好聽而且受人歡迎的詞彙,這將會讓課程的後續進行受到不必要的扭曲。

四 . 自然科學課程在社區大學的做法該如何?
再來我們將進入到一個很實際的層面,做法。清談之所以為清談,就是它純然不涉及做法,不將想法落實到實作面,如果社大在任何討論的場合都只聚焦在想法的交流上,這何嘗又不是一種清談式的不負責任。在這裡我試圖提出一些自然科學課程在做法上可以參考的方式,不一定適用每一項課程,因為各課程的差異性很大,然而有個東西可以批判,可以修改,卻是比較務實的方式。

由於我心目中的社大課程目標並不是那麼容易達成,因此我會將這個目標分成三個階段,有了階段性的目標才好在課程上來作規劃。這三個階段的目標分別是知識的建構、公民社會的參予、價值觀念的省思。 ( 雖然有些東西一但分割了就會顯得突勿,而且不必然會分割得清楚,但我想不出其他方式了。 )

首先第一階段的目標是希望建構起知識,也就是先掌握知識的內容,在這裡有幾個參考的做法: 1. 知識生活化!大家會有個迷思,認為學術內容常常會脫離生活現實。不過,沒有知識是無用的,知識本來就可以落實到生活層面,甚至這才是知識進化的最根本動力。在我看來,知識的生活化是知識的最極致表現。 2. 邏輯簡潔化!知識會繞著一定的邏輯在演繹,知識無罪,讓人害怕的是邏輯。如果可以抓住學術內容的主幹,消去旁枝末節,簡潔地呈現核心價值,那麼知識內容看起來就會很可愛很可愛。 3. 解釋具象化!專有名詞很抽象,符號更是抽象中的抽象。因此,將內容具象化可以幫助大家理解,況且,知識本來就是來自於世間萬物,抽象的符號與內容常常只是為了學術工作的方便性,所以,具象化只是在還原知識的本來風貌。然而,上述三點還不足以呈現經驗知識的建構過程,同時也因為經驗知識具有主體性,講師實在不容易著力,我的建議是不妨從科學史下手,科學史的過程往往也是一種經驗知識的重建過程,以這一點為開端,參照歷史和環境的異同,透過互動與質疑的過程來讓同學建構自己的經驗知識。

其次第二階段的目標是希望建構後的知識能夠促進公民社會的形成,也就是說,這套知識能否讓個體拿來參予社會公共領域,在公共政策與意見的形成過程中,充分表達個體的主觀意見。這一點需要講師在課程設計的做法上,將該門知識體系對於社會的影響,作一個清楚而直接的連結。這時候常常就不只是該領域的知識而已了,因此知識的整體性再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時,參予的過程本身又再次建構個體的知識內涵。 ( 參予公共領域的動力是熱情嗎?我不認為,我的看法是知識才是民眾參予公民社會的動力,同時它也是參予後的產物。 )

再來第三個階段希望知識能與價值觀念來對話,對話的目的並非要區分兩者的異同,而是希望對話後能夠彼此包含。因為知識和價值觀念都是建構個體的成分之一,這兩者的對話會變動到彼此,進而讓個體呈現獨有的風貌和特色。

五 . 結論
社大在這幾年間的發展的確很迅速,很多人認為這是個不簡單的成就,然而我卻認為恰恰相反,社大在前幾年間的發展只是水到渠成,再來的幾年才會是社大發展的陣痛期與關鍵期,為什麼我這麼說呢?民間的社會力量是很蓬勃的,在社大尚未成立之前,這些力量就已存在而且分別在不同地方開出各自的花朵,社大成立之後,像是把這些力量集中到一個地方來,當然會有不錯的展現,然而,社大開拓出新的力量和資源來了嗎?我認為很有限,如果社大無法開展出社會中原來沉默的那一塊版圖,只是在吃掉舊有資源的話,在不進則退的原則下,這些成果的萎縮是可以預期的。不過聲明一點,我並不是要抹煞所有社大參予朋友的努力 ( 我自己也包含在其中啊 ) ,相反的,我很肯定這些努力,我只是要說明,比起成立之時,現在的處境只會更加險峻。

而作為自然科學課程的參予者,在思考社大的未來走向之時,正應該想想這些課程和社大理念的關聯性,因為畢竟課程是社大想法做法主要的操作空間,要在這個空間裡頭落實,社大存在的意義才得以彰顯。換句話說,課堂上的過程才是我們一直要去思考的重點。

最後想用這樣的比喻來作為總結,如果將社大視為一個生命體,生命體在生長時,在和環境互動時,它該呈現怎樣的面貌? ( 就像蝴蝶有蝴蝶的面貌,花朵有花朵的面貌。 )

思考是沒有止盡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