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的「公館溝」
功成身退的「公館溝」
王肇台
「公館溝」這個名稱對較年輕的一代來說,是有一些生疏,在近期的板橋市地圖上也找不到;能看的到有一條街叫做「公館街」,沒錯!昔日的「公館溝」就流經這裡,只是它今天變成了在公館街地下的下水道了。
其實,早年的「公館溝」如同一條溪流,水量充足,對板橋的發展是有相當大的貢獻的。板橋地區是由大漢溪和新店溪沖積而成,沖積平原的土質肥沃而適於種田,因此早期到達此地的漢人,就引大漢溪及公館溝的水種植水稻,於是也就沿溪(溝)發展出一些聚落,如:後埔、湳子、社後、新埔等。到了西元 1748 年(乾隆 13 年)林成祖至板橋地區開墾,建造大安圳供農田灌溉之用, 大安圳引大嵙溪(今大漢溪)之水,經土城到四汴頭,再分流灌溉中和地區及從四汴頭到港仔嘴的田地,使板橋水田遍佈,成為稻米的主要產地,於是在板橋地區沿著大安圳,逐漸形成許多新聚落,例如:四汴頭、深丘、埔墘、下深丘、港仔嘴、江子翠等,形成了一個農業社會型態的板橋 。
到了西元 1847 年(道光 27 年),林本源家族在板橋建「弼益館」做為收稻租之用,並有商船往來新莊、板橋之間,促進板橋商業的繁榮。後又出資協助建築台北城,特開設小南門直接通達板橋,使台北、板橋間的往來更加密切,加上日據時期鐵路通過板橋,更加使得板橋朝向商業發展,註定了農業社會型態逐漸式微的宿命。
五0年代後期,國民政府將板橋地區劃為輕工業城市,中山路及四川路的沿線兩側,大型工廠紛紛設立,如:遠東紡織、益華紡織、中華化工、新臺立電機、臺灣日工 (車刀) 等,四汴頭、埔墘、深丘等地區,儼然形成工業區的雛形。工業區的設置提供了不少生產及就業機會,人口也隨之湧入,尤其在民國 57 年華江橋通車後,因交通狀況大有改善,人口增加更為迅速,而板橋地區農田也因此逐漸消失,也不再有灌溉的需求,曾幾何時,原來引溪水進來灌溉板橋地區的水圳、溝渠,被馬路街市、高樓大廈所遮蓋,其功能也轉變成排水溝了。在民國 69 年為拓寬道路,陸續將公館溝加蓋舖成馬路,自此「公館溝」就成為歷史了。
「公館溝」源於土城的清水坑山塊翡翠湖、練武嶺附近,於清水溪往北流,經廣福、後埔、舊板橋城、新埔,於新海橋附近注入大漢溪。縱觀板橋發展歷程,因「公館溝」的存在而建立了農業社會的雛型,在農業發展的鼎盛時期,它與大安圳相輔相成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甚至是舊板橋城的護城河。及至工商業發達,人口大量湧入之後,它才轉入地下,默默的接納家庭污水、工業廢水,同時也退而不休,更積極地為我們排放洪水避免氾濫。
在土城柑林三號橋的位置,有一座水閘門,那裡正是「公館溝」與「大安圳」的交會處,想著昔日萬民賴以維生、主導社會發展的燦爛,相較於今日的沒落,令人有滄海桑田之嘆。「公館溝」功成身退了,但它應該留名青史,存活在人們的記憶中,同時也應該讓它繼續有尊嚴地發揮排水防洪的功能,而不要再將污水、廢水注入,羞辱功成身退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