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湳仔溝

回我們眼中的世界

關懷湳仔溝 ~ 河清之日的堅持 河川原貌的想望

陳健一

板橋以前河流的樣子

以前台北盆地的河流整年水澤豐盈,兩岸大都是泥灘,再加上泥灘上的芒草,及大片的溼地,整個景觀水光接天,芳草棲萋萋,非常好看。

這樣河川風景除了台北盆地,就是蘭陽平原。在宜蘭,冬山河及蘭陽溪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至於台北盆地,大都被水泥加蓋,河川不復舊跡。

板橋位在台北盆地東南隅,早期河流像公館溝、港仔嘴溝、湳仔溝都有水光接天的景象。

湳仔溝現貌 已失去早期美麗的景緻
板橋現在河流的樣子
板橋的河流和台北盆地其他的河流一樣,大部份被加蓋了,像和板橋發展最密切關係的公館溝,大部份河段被加蓋,變成馬路、停車場、市場。只剩下南雅市場旁的一小段水溝露出來。

目前板橋只剩下湳仔溝下游河段出露地表,這樣的河流該是板橋稀有的地景了。

湳仔溝的水
湳仔溝和鄰近浮洲早期為大漢溪舊河床,後來因為大漢溪沈積出沙洲,後來陸化成陸地,也就是現在浮洲,浮洲和現在南雅市場間隔著一條河流-湳仔溝,即是浮洲浮現後,區隔大漢溪區的舊河道。這條河流附近很多「湳仔」(沼澤),所以稱做湳仔溝。

湳仔溝的水源主要自大漢溪、大安圳溪流等。大漢溪水源部份已因浮洲橋旁的捷運機修廠設廠而被填掉。

目前主要水源自大安圳支線,因污水幹管仍未佈建完成,大量民生污水自大安圳支線流到湳仔溝,所以湳仔溝的水髒臭不堪。

湳仔溝兩邊的聚落及發展
湳仔溝左側為浮洲,右側為南雅市場及亞東醫院一帶。前者近大漢溪,常年淹水,近百年來成為都市發展計畫中的滯洪區,歷來公共建設落後,後者為板橋發展的重心,有板橋最大的南雅市場、板橋城、林本源五落大厝等。

日治時期,火車改走板橋,經過浮洲帶動板橋發展,其間,浮洲規劃有糖廠,且為蔬菜、玫瑰花重要產地,地方資源及經濟發展漸次凝聚。板橋火車站一帶位處土城、新莊、樹林、中和等區域的網絡中心;漸次,板橋以火車站商區一帶往外拓展,發展開來。

光復後,湳仔溝左岸的浮洲一帶為大台北防洪計劃的重點區域,房舍建築受到限制,公共建設更顯落後,近十幾年來,浮洲大漢溪邊防洪工事構築完成,淹水問題已經解決,區域發展的規劃也積極展開,都市計畫內容也大致抵定,但仍未定案,浮洲整體發展指日可待。湳仔溝右岸的南雅市場及亞東醫院一帶,始終是區域發展的中心,火車站經過此一區域,台北縣政府落腳此一區域,板橋較熱鬧的街區也在附近,近期板橋新站完工營運,更炒熱區域房價,造就出地方更大商機;新站一帶,不僅火車經過,建設中的捷運、高鐵也經過此一區域;在捷運、高鐵及台鐵,三大通路共構的條件下,未來將成為北台灣交通網絡中心,是一個很值得期待的區域。其間,建設中的捷運路線循湳仔溝北岸(右岸)往土城佈展,湳仔溝右岸商機更予人想像無限!

湳仔溝畔的舊碼頭
清朝時期板橋地區水澤、溝渠交錯,沖積層土質豐美,頗適合耕田,為早期重要的稻米糧食的產地。更遠處的土城後山,有茶園、樟腦等產業,也都經過板橋,再經大漢溪轉運到淡水河流域的沿岸。也因此,早期板橋為區域產業的轉運中心。

轉運碼頭即在現在南興橋一帶,當地人稱為湳仔港。尤其在一八六○年淡水開港後,茶葉、樟腦為產業出口大宗,來往貨物轉運需求殷切。自大漢溪剛進入湳仔溝的河段兩岸寬廣,四周沼澤;現在環河橋一帶,有一港澳,可泊靠許多船隻,也因此,成為貨物載運的碼頭。

當時,船隻由湳仔港碼頭,順著湳仔溝下行至社後,和大嵙崁溪(即大漢溪)會合,再轉至新莊,或上溯到大科崁,或繼續下行至港仔嘴,沿新店溪到新店 …… ,交通四通八達。

日據初期湳仔港仍可通船,暢行至艋舺及大稻埕。大正八年(一九一九年)興築桃園大圳,大漢溪中下游的水漸少,湳仔港碼頭船運又被鐵路及軌道台車取代,碼頭功能萎縮,最後停頓下來,現在再訪湳仔港,已不復舊跡。

位在舊湳仔庄,臨湳仔溝的福興宮土地公廟,為早期渡船頭位置所在。

在福興宮左側有一石材刻成的古碑,上面刻有”乾隆四十五年”的時間。這個古碑是目前板橋地方殘存年代較早的古碑,非常珍貴。

古碑中登載的乾隆四十五年,即說明這個時候已有漢人前來開墾,並且形成聚落。

更回溯到古碑登載的乾隆年間的時代,彼時漢人開發板橋較熱絡,有乾隆年間林成祖開鑿大安圳,部份圳路經過板橋地區,其中有支線達福興宮後公館溝一帶。乾隆五年(一八四○年)劉良璧重修台灣府志有「擺接庄」記載,一般認為這個庄即現在林家花園後面的位置,這個地方距離福興宮不遠。

湳仔溝生態
湳仔溝位在台北盆地,為淡水河流域的其中一個小支流,和其他小支流一樣,因緣於盆地水澤豐沛,且兩岸都為泥質灘地,早期呈現出水光接天,芳草萋萋景象。這樣的景象隨著都市及經濟發展,污水及廢棄物到處橫陳,不復舊跡。

審視這一帶湳仔溝兩岸生態現況。靠近河流邊主要有布袋蓮,偶爾有巴拉草交錯其間。巴拉草主要在接近河道的第二層次地被的優勢植物,再來陸域環境更為穩定,有五節芒及若干陽性先鋒型喬木出現,如構樹就是。除此,一些莎草科、莧科等草本植物也藏身其間。

藤類部份有蔓生地上的葎草、掛在樹上的牽牛花、台灣葛藤等,人為開墾也穿插在河岸邊,一些菜園呈破碎狀開闢,凸顯河道兩岸人為管理的怠慢。近期縣政府在北岸規劃有腳踏車步道,大抵可以感覺到公部門建設的腳跡已經注意到這條河流了。離開河岸的綠地,為環河公路,靠河岸種有小葉欖仁行道樹,是當前地方政府銳意綠化的景觀。

河清之日-湳仔溝的污水處理

走訪湳仔溝,水域中髒臭的樣子卻也令人印象深刻。

為什麼會這樣髒呢?

想想看,湳仔溝兩岸住了這麼多人,有市場、住家、工廠、商店……,這些地方的人使用過的水,像洗衣服、洗菜、廁所後的大便和小便都到哪裡去了?

都排到水溝裡,成為臭水了。

這些臭水又到哪裡去了,都到湳仔溝裡了,所以湳仔溝才會這樣臭啊!

湳仔溝的這些臭水又排到哪裡去了?有很多排放到大漢溪!

你也看看大漢溪,是不是也很髒、很臭?

你大概很難想像:

湳仔溝以前的樣子和現在冬山河、宜蘭河一帶,水澤豐盈,景觀宜人。

現在湳仔溝髒臭污濁的樣子,未來是不是有可能變乾淨,就像現在宜蘭冬山河一樣呢?

台北縣政府近年來正在做努力呢!

他們設有「水利及下水道局」這樣的單位做這件樣的事。

他們埋設管子在地下,讓生活及工廠污水通到管子,再循管子把污水運出去。板橋地區工程還沒有完工,但是已經舖設好主幹管,近期陸續開始次幹管等建設。中央政府這方面的經費不充足,台北縣政府在缺少足夠財源的情況下,進度很難快速。我們得督促中央政府撥下更多經費做這件事才行。

湳仔溝的理想圖象

一旦湳仔溝的水變乾淨了,兩岸的植被生態若能維持,早期花木扶疏、芳草萋萋、風景宜人的湳仔溝地景也將重現;其間,水上行舟賞景、端午節比賽龍舟、岸邊草坡遊憩,偶爾飄來咖啡及茶香……,這樣的景緻,相信是很多人嚮往的。

想提醒的是,這樣的河川風景,在過去,板橋的公館溝、港仔嘴溝、湳仔溝都有條件變成這樣,但是前二條河都已被加蓋,只剩下湳仔溝有此可能!換句話說,現在的湳仔溝為板橋市唯一有這樣長河段的露天河流,它該是很稀有的資源!僅管現在湳仔溝的水仍污濁,若河流被整治後水質變得乾淨了,過去那種河流的樣子,就可能回復過來。

湳仔溝重建的生態意義

湳仔溝是台北盆地的眾多河流之一,這些河流的共同特色是水澤豐沛,兩岸為泥質灘地,形成層次清晰的沼澤地,生態豐富,景緻宜人。數十年來,這樣的河流水質都已污濁,且陸續被水泥加蓋,少有出露地表,湳仔溝是少數仍然露出地景的河流,其於台北盆地河川生態地景的重建,具有深層的功能和意義。

湳仔溝的隱憂

湳仔溝所以能夠維持現貌,不被加蓋主要是湳仔溝左岸的浮洲為地方發展邊緣,地方建設仍未料想到要在此一區域,也因此始終未積極規劃和發展。

近幾十年來,浮洲的都市計畫雖然尚未定案,但是已被認真考慮;浮洲旁的湳仔溝一度也被討論到水泥加蓋,使成道路或停車場,但是都在有識之士阻攔下,維持露天舊貌。

最近政府規劃的「特二號道路」,預計要越過湳仔溝行水區的上面,這個規劃案一旦建設完成,湳仔溝河道上出現一條巨大的道路「巨龍」,遮住湳仔溝一大半的天空;河流旁遊憩,也將出現龐大車陣的吵雜聲,遊憩興緻銳減,整個河川面貌也將被污損,於地方地景的維持及發展影響巨大。

湳仔溝 特二號道路與區域發展

河川是聚落文明的溫床,重建河川的文明處境,於城市文化將有溯源、建構與豐厚的功能與意義。

板橋城市文明的建構,歷來公館溝、港仔嘴溝和湳仔溝都曾經扮演重要角色。

即使當代,房舍樓屋密集佈建,水泥建設到處佈展的情況下,保有河川,將為已呈現雜亂緊密的都市房舍保留帶狀的自然空間;整個河川的水澤及綠地等自然空間,於都市空氣調節、城市空間的自然生態特色維持、城市地景特色產業、城市居民遊憩休閒、城市文明的豐厚立基,都有深層、實質的影響。

只可惜這樣的河川於城市發展的角色,經常被疏忽、淡漠。大都便宜行事,甚至政治人物為討好短視選民,用水泥加蓋河川,增建行車或停車空間,挹注短期經濟發展,犧牲此一可長、可久的城市河川地景。

板橋的河川遭遇大抵是這樣舉例的延伸。過去,板橋已失去公館溝、港仔嘴溝,近期政治人物又開始染指唯一仍然倖存的湳仔溝,希望在河道行水區上構築快速道路,使方便行車,絲毫不考慮板橋河川地景一再沈淪、被加蓋、消失的悲情歷程,也無視於湳仔溝做為板橋唯一一條露天河流的稀有資源。

想提醒的是,這樣拂逆一條河川特色的公共空間決策風尚,是台灣政治決策的縮影,是沒有深度城市願景的政治文化演繹,是惡質政治選舉兢逐的犧牲品。

關於湳仔溝上規劃中的「特二號快速道路」,我們這樣註解。

就板橋城市發展視角,湳仔溝已成為稀有地景資源。若妥善規劃,將不只是行水區生態處境的維持,且是城市發展的憑藉。

透過湳仔溝行水區規劃,使導入划船、親子戲水等親水空間設計,至此向來低度開發的浮洲將藉此規劃出遊憩草坡及休閒空間,使綠地及遊憩資源嚴重不足的大台北區多了一遊憩的場合,於地方商機的啟動,區域經濟的活絡,貢獻巨大。

質言之,湳仔溝舊貌的重建,不只是意義上維持生態及文化地景,而且是牽動城市經濟富源的重要憑藉。

更具體營造此一河川地景圖像:

連結湳仔溝右岸附近的捷運動線、湳仔溝行水區親水空間規劃,再配合以湳仔溝左岸的浮洲地區臨溝仔溝附近的大片公有地,使成為一親近河川生態、景觀及文化的遊憩動線及空間形塑。

此一區域整體想法若能具體規劃與落實,相信將形塑出板橋另一特色,啟動地方經濟發展機制,再造歷來自林本源家族進入板橋、火車進佇板橋、板橋新站佈建後的另一板橋發展契機和功效。於板橋區域發展願景的影響,頗為巨大!

板橋社區大學與湳仔溝

板橋社區大學立意於社區公民意識的形塑。

自八十八年成立以來,即透過公民意識的課程演繹,逐漸厚實做為板橋市公民實踐的基礎。其間,歷經「大地之旅」、「大漢溪之旅」、「環境學程」、「河川關懷系列」、「大漢溪工作小 組」、「關懷環境生態社」等課程及社團機制進行努力,時至今日大抵摸索出以公民視角關心板橋發展的初胚。

湳仔溝的審視和關懷大抵是這樣想法和努力的 延伸。民國八十九年, 「大地之旅」課程,即透過課程演繹,引領學員了解湳仔溝所在風土,民國九十年「環境學程」課程有學員進行湳仔溝水質檢測及文化史蹟的探討。此後,每年板橋社區大學帶領學員認識這條河流,此外,還參與環保署舉辦的「河川志工巡守」培訓活動。民國九十四年三月,板橋社大關懷環境生態社開始注意湳仔溝將有「特二號道路」重大建設破壞河流原貌,於是展開一系列的行動,試圖阻攔此一道路規劃行經湳仔溝的行水區上。其間歷經里長遊說、廣發電子信涵給相關單位、參與協調會、現場探勘。此外,還應用這樣議題引伸出湳仔溝與浮洲區域發展的願景和想法。現在,政府相關單位加諸湳仔溝的規劃,在聆聽我們的想法後,已從善如流,認真思考調整路線的可能性。未來,板橋社區大學仍將持續監督政府加諸此一河域的決策及作為,希望朝向區域更整體、更長期發展的視角努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