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湳仔溝行動

回我們眼中的世界

『搶救湳仔溝』的背景與行動 ~ 對「板橋湳仔溝建高架快速道路」之看法與期望

王肇台

緣起:
「台北縣特二號道路」是屬於「台北都會區快速道路系統」的一環,台北市區的快速道路網已大致構建完成,在台北縣方面,則希望利用台北縣側的環河快速道路,大漢溪環河快速道路以及八里新店線、特二號兩條縱向道路來作為中山高及北二高的主要連絡道路。

特二號道路之興建將提供台北縣西側地區一南北向的快速公路運輸走廊,服務五股交流道與土城交流道間之交通需求,使其快速地進出本縣西側的五股、新莊、板橋及土城等精華地區,其中有一段將沿板橋湳仔溝建高架快速道路連接新莊與土城路段。

「台北縣特二號道路」 計畫概要:

一、本道路計畫目標如下:
(一)特二號道路連接土城交流道以及五股交流道,未來完成後可作為國一以及國三高速公路之聯絡道路。

(二)特二號道路向北延伸銜接八里新店線快速道路「八里五股段」並直通台北國際商港,故本道路未來係聯繫台北國際商港與國一及國三高速公路之快速道路。

(三)提供本縣西側地區一南北向的快速公路運輸走廊,服務五股交流道與土城交流道間之交通需求,健全台北都會區之發展。

二、 計畫路線:
起於五股鄉成泰路及洲后路(縣道 103 線)路口起,行經中山高之新五路,跨越五股中山路、新莊中正路、及大漢溪,經板橋大觀路後,沿土城環河道路南行,終迄北二高土城交流道連絡道與台三線交接路口處,長約 16.82 公里 ,而跨過台三線後特二號道路與土城交流道將以高架方式銜接。

三、特二號道路建設計畫效益評估:
(一)就道路聯絡功能重要性而言:特二號道路連接土城交流道以及五股交流道,未來完成後可作為國一以及國三高速公路之聯絡道路,同時向北延伸銜接國工局刻正辦理之八里新店線快速道路並直通台北國際商港,故本道路未來係聯繫台北國際商港與國一及國三高速公路之快速道路。

(二)就服務人口數而言:本計畫道路主線橫跨台北縣土城到五股等五精華鄉鎮市,直接服務人口數近一百三十萬人,若將鄰近影響之行政區域三重、中和併入考量,服務人口數將達兩百萬人,已超過國內其他任一縣市之人口數。

(三)就交通量及服務效益而言:根據預測模式分析結果,特二號道路未來將可有效紓解中和交流道向北通往大台北地區西側之龐大車流量,又其建設益本比高達二點三以上。

(四)就計畫層級而言:本計畫已奉行政院正式核定列為「挑戰二00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之子項計畫(編號: 8.6.1 .12 ),故係屬未來國家公共建設之重點計畫。

〈以上參考 台北縣特二號道路建設計畫〉

對板橋地區之影響與衝擊
「台北縣特二號道路建設」將使台北縣南區交通網絡更為完善,惟其中「板橋湳仔溝路段」路線規劃在湳仔溝的左岸,這可能會造成板橋唯一的一條露天河道-「湳仔溝」淪落,無法?行遊憩、親近,就綠地缺乏、少有河川憑藉的板橋,將是一大損失。

一、板橋的水澤文明:
板橋位處大漢溪及新店溪交會處,背倚清水坑山塊,歷來為台北盆地南隅的河灘溼地,港仔嘴溝、公館溝、大安圳、湳仔溝如織網般交錯其間,板橋地區從良田阡陌的農村景象;發展到現在高樓林立、工商發達的繁榮情境,高度文明處境大抵是在水澤環境中逐步發展而成的。

清朝時期,板橋地區水澤、溝渠交錯,沖積層土質豐美,頗適合耕田,在漢人進入板橋地區並帶入特有的水田文化之後,使板橋成為早期重要的稻米糧食的產地。更遠處的土城後山,有茶園、樟腦等產業,也都經過板橋,再經大漢溪轉運到淡水河流域的沿岸。

也因此,早期板橋為區域產業的轉運中心,轉運碼頭即在現在環河橋一帶,這裡就是板橋地區對外通船的碼頭,當地人稱做「湳仔津渡」。尤其在西元 1860 年淡水開港後,茶葉、樟腦為產業出口大宗,來往貨物轉運需求殷切。自大漢溪剛進入湳仔溝的河段兩岸寬廣,當時的陸路運輸不發達,而且也沒有橋樑可供渡河,所有的運輸幾乎都靠水運,船隻由湳仔港碼頭,順著湳仔溝下行至社後,和大嵙崁溪(即大漢溪)會合,再轉至新莊,或上溯到大嵙崁〈大溪〉,或繼續下行至港仔嘴,沿新店溪到新店,水路交通可謂四通八達,貨物轉運功能強大,也同時促進了板橋地區的繁榮。

但這一段為板橋文明發展與繁榮貢獻最大的「湳仔溝」的歷史,已經逐漸被人們遺忘,湳仔溝已經變成一條骯髒、發出惡臭的排水溝了。

近百年來都市發展,疏遠土地,經濟發展文化鷹揚,板橋陸域大量填上客土興建房舍、大漢溪部份河道填築垃圾山,乃至河流加蓋,時至今日,板橋或許緣於鐵路及地緣關係成為台北縣經建中心,但是就百年步幅觀察,板橋長期安頓的水澤文化,大抵已不存在。整個都市文明已難以尋到可以連接早期文明的舊跡。

二、板橋唯一露天河流-「湳仔溝」的處境:
就以板橋河川為例,排除防洪堤防後的大漢溪和新店溪不論,靠內陸者,早期主要河流為公館溝、港仔嘴溝及湳仔溝,前二者被加蓋成馬路或停車場、工廠、房舍,已在地表消失,目前殘留公館溝河段,侷促在南雅市場和浮洲間。這個河段過往能夠躲過都市發展過程中未被加蓋的宿命與劫難,主要是位處都市發展邊緣,發展尚未觸及,所以僥倖殘存;只是這樣的僥倖並不持久,行水區加蓋雜音不斷出現。

「台北縣特二號道路建設」計畫將高架道路規劃在板橋這條唯一倖存河流的行水區畔,假如規劃一旦實現,板橋所剩下唯一的露天河流─「湳仔溝」所代表的河川文明將從此淪落,板橋將幾乎沒有表徵土地特色河流可以憑藉,影響不可謂之不大。

三、「湳仔溝」可以是環境生態復育的指標:
「湳仔溝」早期為板橋地區浮洲及湳仔一帶的交通孔道,兩岸沼澤溼地更涵化板橋諸多生命面相,亦為板橋藉由河川往來各地的孔道,於早期板橋文明建構具深層特殊意義。這樣具地方風土發展指標意義的河川,若能善加規劃,將可溢注板橋城市文明的活源。

目前河川水質處境尚未令人滿意,但是若干年後,污水幹線完成佈建,水質清澈、生態復育及早期水澤地景的重建是可以期待的。

質言之,若干年後河川水質改善,再輔以河川週邊環境的綠化、遊憩功能的強調,將是板橋唯一一個親水、親近自然、親近傳統文化地景的重要憑藉,更可以成為環境生態教育最好的示範教材,並作為其他河川整治及生態復育的範例。

但若「台北縣特二號道路建設」計畫在「湳仔溝」實施,那麼這環境生態復育的理想,就將不會在板橋實現了。

我們的意見表達:
民國 94 年 7 月 31 日 下午 2 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召集實施勘查「台北縣特二號道路建設」計畫〈第一次修正〉大漢溪橋至土城交流道間路線,由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主持現地會勘與討論,?席人員包含:行政院秘書處、主計處、公共工程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財政部國庫署、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公路總局、台北縣政府及全國社區大學淡水河聯盟公共議題小組代表等。

在會勘中,工務單位提出曾經考慮「改道經浮州環南快速道路」以避免影響湳仔溝但經評估認為不可行主要的理由:

1. 配合民意與防洪需求,浮州都市計畫已將湳仔溝規劃為 60 米 園道。

2. 浮州環南道路寬度僅 15 米 ,且民房林立徵收難度高,預算須增加 40 億。

3. 縣民大道連接「特二號道」有利板橋市民進出,改道則與縣民大道無法連接。

4. 改道用地取得不易。

5. 無法銜接已完工之「捷運土城機廠」高架道路。

6. 改道無法沿堤跨越浮州橋。

之後,全國社區大學淡水河聯盟公共議題小組代表也表達看法:
1. 「湳仔溝」是板橋文明發展的起源之一,有保存的價值。

2. 「湳仔溝」是板橋僅剩唯一的一條有保存價值露天的河川,其他都已加蓋成為下水道了。

3. 未來的發展可以是觀光、遊憩,且與保存板橋地區文化的板橋城周邊〈含南雅夜市〉都是徒步可到達之處,整體動線是具有可以促進地方發展潛力的。

4. 「湳仔溝」完成整治後,對環境生態教育將會有指標性的意義。

5. 期望能保存「湳仔溝」的完整原貌。

6. 提出以不同角度的看法,請共同思考,是否有可以兼顧的可行方案。

經過一些討論之後,經建會張景森副主委做了一些裁示,要點如次:
1. 研究本道路改由大漢溪左岸;而不經過「湳仔溝」路段之可行性。

2. 研究利用「湳仔溝」左岸之公有地,將道路向內縮,以保持湳仔溝之原貌。

3. 未來「湳仔溝」或者可以人工湖的型態呈現,並將浮州地區住宅規劃為占地小、樓層高,以兼顧景觀與綠地之保存,浮州地區也許有可能因而發展成為新的都市中心。

4. 以上事項由縣政府研究,其他縣民大道至土城路段,未影響「湳仔溝」的部份可以先開始做。

經過這次會勘,已獲得正面的回應,公務部門願意儘量考慮調整原有規劃,以符合大家的期望。

對板橋未來發展的期待:
板橋的文明發展與河川有很大的關聯,是因為河川的水;使得農業快速發展,爾後逐漸因為水運的便捷,成為地區的轉運中心,進一步由於商業活動的頻繁而逐漸轉型成工商業發達的都會區,也是台北縣政府的所在地。

但是,台北縣政府所在地的板橋市是如此的繁榮,它有什麼值得留存的文明發展的歷史記憶呢?我們來看一看板橋市公所網站的行程導覽:

第一站:板橋國小中藏著一座久為人們忽略的「枋橋建學碑」。(停留時間 5-10 分鐘)

第二站:大觀義學(大觀書社)。(停留時間 8-10 分鐘)

第三站:一條古意盎然的小街-「文昌街」,有一攤盛名遠播的小吃-「懷念泡菜臭豆腐」,或許為它停留 10 分鐘!(停留時間 10 分鐘)

第四站:繼續直走,穿過府中路,直衝福德街,在右手邊,看到全台北地區最昂貴豪華的擔仔麵-「板橋擔仔麵」,建議在此目視流涎 1 分鐘。(停留時間 1 分鐘)

第五站:香火鼎盛的「接雲寺」和「大眾廟」。(停留時間 10 分鐘)

第六站:林家花園。(停留時間 45-50 分鐘)

這一個導覽行程有兩個特色:

一、全部集中在「林家花園」周邊約 五百公尺 方圓的一個小範圍之內,板橋這麼大, 又是縣政府的所在地,居然只有這麼點大的地方;可以看到板橋文明發展的記憶,實在不能算是一個有文化氣息的城市。

二、全部行程在 91 分鐘之內完成,實在看小了板橋。

板橋實在不應該是這麼沒有文化氣息的,一個整體系統的規劃可以讓板橋成為真正有文化、有內涵的都市。

如果我們能夠整治「湳仔溝」、復育其生態,回復它河川應有的生命氣息,再重建湳仔港碼頭、模倣製作從前的帆船、展示先民船上生活器具用品等,可以讓板橋的水澤文明、歷史的記憶永久保存,再配合兩岸步道、單車道、咖啡座、遊憩設施等,相關的活動例如:划龍舟競賽、親水生態、童玩活動等,當然也要經常舉辦,並開發「南雅夜市」的地方特色飲食小吃,這些與前述「板橋行程導覽」結合,成為一個整體系統,都在同一個步行可以到達的範圍之內,全家親子一天的遊樂,有吃、有玩、有學習,重要的是讓板橋成為一個有文化、有內涵、有文明發展記憶的城市,將會被充份認同、肯定,也同時因而產生無窮的商機,帶動板橋的經濟發展與繁榮。

我們的期望:
近期政府在地方主體、區域發展規劃及地方願景等方面著力頗多,其間可表徵區域特色的地標、自然生態及建物保存不遺餘力。

板橋城市近期在板橋新站的整體規劃大抵奠定良好基礎,捷運動線規劃、河川高灘地規劃等,也為地方遊憩提供結構性視角和選擇,整個城市新文明的發展正在啟動,城市河流應如何溢注在這股清新的新城市發展脈絡中,該是另一個可以努力的課題。因此,做為板橋唯一露天河流的「湳仔溝」處境,頗值得關注。

些許的調整或許可以兼顧交通建設與地方發展 「台北縣特二號道路建設」計畫為地方政府及民意的期待,原本規劃決策大抵有其考量,惟若路線規劃上能考量到牽動地方脈動的地景,則將更加完善。

我們期望再審視「台北縣特二號道路建設」計畫中「板橋湳仔溝路段」之路線,探討適度調整之各種可能方案,極力保持「湳仔溝」之完整原貌,以期兼顧地區經濟發展與文化之保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