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莉颱風引起的台北水患及省思

回我們眼中的世界

納莉颱風引起的台北水患及省思

台北水文化兼談歷來防洪的發展脈絡

陳健一:
納莉颱風造成的水患,確實驚擾了北部的住民,其間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該屬幾個不常淹水的地區淹水,以及基隆河中游水患的嚴重,這樣的水經驗,就土地倫理的建構而言,是該慎重理解和觀察的。

首先,試著從土地的性質說起吧!

距離現在三百多年前,一六九七年台北發現一次大地震,造成許多地方陷落,彼時河水、潮水交互作用,使台北一度淊入水下面,一般稱為「康熙台北湖」,根據後來學者的判斷,那一次的地質事件,約在海平面 十公尺 內的地方都陷落水下面,換句話,現在的板橋( 7公尺 )、蘆州(3. 2公尺 )、士林-唭哩岸( 5公尺 ),都在水下面。

三百年前許多地方都成為湖泊,如萬華、三重、蘆州、大巃峒、永和、士林等地就是,這對於活在三百年後的我們來說,又該怎樣看待呢?

事實上,台北盆地四面都是山,中間為盆地,,盆地地勢低,有些地方甚至低於海平面,且南有高達三千公雪山山脈,東北有 一千公尺 的大屯山系,再加上五指山系、林口台地等高地,遇雨山中的水都流到盆地上,再加上三條主要河川-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流入盆地,帶來豐沛水量;除此,每天有二次潮水,從河口經關渡流進台北盆地,使盆地成為潮溼、多池沼的環境,這樣的環境特色,我可以証諸前人的記憶及產業,像唭里岸(河港的意思)、關渡(渡船頭)、蘭雅(即湳仔、沼澤的意思)、大巃峒(水中石頭)、萬華(艋舺.獨木舟的意思),這些地名都和水有密切關係,現在也都成為人文薈粹的地方;除此,士林一帶曾經有過石角芋名產,關渡曾經有過紅仁鴨蛋,北投、關渡一帶還用鹹草做繩子,這些都是古早的產業,也都倚賴水澤的環境才會存在。

這些都說明盆地上古早的住民已意識到盆地的水的特色,發展成地名記憶及產業。

若更從地史的角度觀察,早在三、四千年前,台北盆地也漶為湖泊,彼時大量的海水自關渡溢入,使台北成為一個大湖泊。

這樣的特色,在往後人為開墾、氣候條件改變下,沼澤溼地逐漸消失,僅剩下關渡、五股等少數沼澤,湖泊則剩下大湖公園的人工湖。換句話說,若年前仍是沼澤遍地,陂塘、湖光接天的景象,現在幾乎不存,甚至無法從在地人的記憶中尋到。

更從造成台北盆地水患重要促因的淡水河系和洪水的關係觀察。河水流出山谷的地方、河水交會的地方,水流通常較慢,一旦突然下起大雨,大雨無法馬上渲洩,容易造成水災,因此,基隆河彎曲的河道,基隆河和淡水河交會的關渡、五股一帶,大漢溪和新店溪交會的萬華、江子翠一帶,新店溪和景美溪交會的公館、永和一帶,景美溪流出山谷的木柵一帶,都是遇到大雨,河水不容易渲洩、穿流的洪患區,也是防洪規劃未進行時期,經常發生洪水的地區。

其中,盆地自東北朝西南的方向更低下去,因此盆地西南方的五股、蘆州、三重更屬容易積水的地區。

除了河流及海拔低的影響,有些人為發展造成地勢下陷,也是要注意的因素。台北盆地早期為湖泊、沼澤,地表下地層最上層以泥炭為主,這些泥質仍含許多水氣,並未完成成熟的陸化結構,且富含地下水,這樣的特色,若遇到地層上人為的積極開發,如地下水的超抽,建築物的擠壓,都會使地層下陷。根據民國39-55年台灣省水利局檢測調查,台北橋到華山一帶,為台北地層下陷最厲害的地區,台北橋一帶人為開發較早,開發程度較高,房舍興建也較多,其地下水的超抽,房舍密度高,重力的擠壓,都較同一時期的台北其他地區高,也因此,地層下陷嚴重。現在,台北盆地哪個地方地層下陷最嚴重,因為未調查,仍不可考,但發展條件不一樣,想必不會在萬華地區才是。

這樣容易遭致水患的地域環境,再加上每年頻度頗高的颱風,防洪機制該是歷來住民關心的。國民政府期,人口成長更快,住家受到的財產威脅更大,也促使政府更關心防洪問題。

兩蔣時代,兩蔣家族生活空間的士林也感受到水患,這樣的水患感受,促成蔣氏家族認真處理水患的問題。六 ○年代,國民政府意識到位在關渡及對面獅子頭兩岸形成的岬口過狹,使盆地容易滯留洪水,積水不退,其中,有些淹到士林,造成士林地區的水患,於是決定用炸藥打通岬口,河道變寬,使遭逢洪水,才不易滯流,減少士林水患。約民國五十二年,關渡岬口拓寬了,果然洪水較少淹到士林,但是隔年的颱風,屬關渡對面的五股、蘆州一帶則淹大水。岬口打通後,河水固然較易渲洩,但是來自河口的潮水也快速流入,造成關渡一帶較低的南部,也就是五股、蘆州一帶淹水現象。

僅管如此,國民政府仍勉力為之,尤其在民國五十二年的葛樂禮颱風,北部洪水為患,損失慘重,更加強國民政府治洪的決心,這個時候石門水庫已經完工,大漢溪的蓄水能力增加,也排解大漢溪水流不穩定的現象,而在葛樂禮颱風之前,林務局在大漢溪上游做了林木調查,葛樂禮颱風後,朝野一片治山防洪的聲音,也就使此一林木利用計畫停頓下來,但是既有調查成果,轉為治山防洪的資料,於是石門水庫以上的林木被列入管制區,禁止開採,其中也包括現在棲蘭一帶台灣僅存最大一片檜木林,我們面對棲蘭山的檜木林,反思這段颱風因緣而意外保存台灣僅存的最大片的檜木林,不知是該慶幸,還是要惋惜?唉,這是何等荒謬旳事啊!

接續石門水庫的闢建,關渡岬口的拓展,國民政府陸續在淡水河、大漢溪、新店溪兩岸沿線構築防洪的水泥牆,務使洪水自外於聚落街衢間,自此,士林、大巃峒、公館、永和、三重等地水患日漸減少,其中,民國六十八年,政府自中興橋到頂崁間,規劃了二重疏洪道,直接將水水時期流到大漢溪的大水渲洩到淡水河較下游的五股一帶,更大大疏解了三重一帶及更上游的新莊、板橋的洪水壓力。而在二重疏洪道沿線因地勢低,明令管制區,不准人們移住;中山速公路下的五股一帶,地勢更低,遇雨即淹,該是人車都要注意的地方,今年五月間,我到訪這一帶,發現有工人在進行綠化,植栽一包包園藝植栽,當時我在想,這個地方容易淹水,種這些植栽沒多久就被水淹沒,真是浪費!果然沒多久,一陣大雨到來,我正好又路過此地,水迅速淹到我的機車半個輪子,那些植栽也跟著泡湯了。這次的植栽經驗,使我不禁懷疑公部門的決策態度和能力,竟然花一大堆錢,在經常淹水的地方(且是遇雨即淹的地方)進行種花植草,這是在造就民眾利益,還是在造就包商或政客利益

整體而言,淡水河流域的防洪規劃自五○年代、六○年代、七○年代,已陸續構築了防洪的水泥牆及石門水庫,使得新店溪、大漢溪及淡水河的洪患壓力少去許多,但是基隆河仍不時遭致洪水壓力,主要是基隆河有發達的曲流,大雨一來,曲流的水流速較慢,一時無法渲洩,每每漶水災害,尤其基隆河下游自由曲流的內湖一帶,更常遭到水患,八○年代政府即積極整治基隆河,並將內湖一帶的基隆河截彎取直,使河道變直,一旦大雨,河水將可快速渲洩到大海,而不會因為曲流使河水滯留在內湖一帶,成為水患。這樣的議案,提出來的初期,有過一些爭議,如基隆河是感潮河,河水經截彎取直,快速自上游流到大海,同時海水的潮水也可能因此快速往上游流,另外有學者提到基隆河截彎取直,整條河流的流速變快,許多中、下游河道邊的泥土被快速沖刷,往下游流,有些淤積在河道,另外有些河道邊的池沼消失,影響中、上游生態環境和蓄水功能。

基本上,截彎取直使河水的營力改變,影響河水在河口上發展的方式,這一點,我們尤其可以在河道邊老聚落看出來,早期人們依循河水的特色生存,並且避開容易淹水的地方建構成庄頭、街衢,這也是許多老街少有淹水的原因。就以基隆河為例,現在的汐止老街、五堵北一帶的老厝,大抵選在河水較不容易淹到的地方,這種情形在基隆河截彎取直後,有了極大的改變。長期以來河水營力有一定的慣性,傳統聚落都能避開河流容易淹水的地方,但是截彎取直後,河水營力改變,不照以前的方向流動,許多原來不淹水的地方,一旦大水沖過來,河道水文變化,頓時成為淹水區,汐止老街、五堵舊社區遭致水患,該可註解這樣的疑慮。

當然汐止一帶的淹水,並不能直接歸究截彎取直,更大的原因該屬河道邊山坡地開發、人為開墾。

我們曾在河道邊的四腳亭進行調查,這個山丘幾乎看不一棵百年老樹,附近的山也是一樣,其間還不少被堆土機堆成「癩痢頭」。

這幾年來,基隆河沿線的山坡地開發非常嚴重,其中有民國七十八年為選舉利益開放「老丙建」建照造成大量山坡地被改建房舍,也有許多基隆河沿岸及附近河流支流集水區的沼澤因開墾而陸化 ,地表大量被開墾,沼澤也陸化,每逢大雨,雨水直接衝刷地表,並且快速溢滿河道,造成河道邊的居民生命財產飽受威脅

整體而言,淡水河做為一條生命之河,有其地理、自然,以及文化的特色,也都形塑淡水河的關心視野。只是這樣的關心視野,是不是已被理解,也被研究、探索、反應在我們的公共政策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