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記

回衝撞集第二期

衝撞集第二輯編輯手記

遠方即將砲聲大作。

「世界」與我們的距離越來越近。以為這是所以學習英文成為當下焦慮的主因。但,地球上戰火頻仍。死亡、痛苦、飢餓,從來就是明目張膽的用侵略者的語言重複那套敘述。

那麼,處在渺瀚太平洋中寄於一隅「社區」裡的我們,如何對這「整體」提供俯仰的尺度?門外,發展主義者叩關急切。所以,握緊風雨飄搖的心情,河間生說,應該重新尋回黃武雄對社區大學的基本觀點。

但是,這一切只是理論的問題嗎?有沒有運動方向的盲點?黃泰山把視野擴大,看看誰會提供養分滋潤「革命」的根。王卓脩把這個問題拉回現實來談,理想可以做,問題是,做好接受大震撼的心理準備了嗎?丟出這麼「先鋒」的提問希望不要得到一堆道德式的問答,泰山與卓脩的音量因此衝撞出這期的主題。

瓊華回法國去繼續她的博士論文,因著對台灣女革命家謝雪紅的追尋,使她對女性在現實社會中的處境多了些切身的感懷。閱讀她介紹法國的女性圖書館,瓊華的身影也更加清晰可辨。做為一路共行的伙伴與半生好友,她的文字一直是板橋社大的最佳精神慰藉。

林益仁在馬告國家公園的爭議裡一直是浪頭上的人物,不管有多少批評是針對他個人,我們在這裡提供一篇他的長文,讓想進入這個議題中的人有脈絡可尋。

這期的衝撞集多了一個特色,我們除了製作檢討社區大學運動的專題外還增加書評影評的部分。美里的筆觸依然是她關心的性別議題。「多桑與紅玫瑰」是尋找母親的過程,電影談的是一個跨界的女性故事,美里在這裡都提供了一個閱讀的示範。與齊薇格評電影「你那邊幾點?」一樣,我們希望這樣的文本閱讀、分析都不只是在衝撞集中流傳而已,在與學員的讀書會討論中它們都能成為主題。

台灣研究是我們的主軸之一,上一期的文章引來了一些爭議。不一樣的觀點討論衝撞集絕對歡迎,但希望一切仍以尊重、對焦為前提,漫無邊際的議論總讓人為難。兩篇來函照登是編輯者僅能處置的方式。

每學期出刊一次的衝撞集雖說時間短暫,但轉瞬剎那所能出現的變化又往往超乎人們想像,好像原本蓬勃的生命在好戰者的動念之間已由生靈化為腐骨一般,被凌辱者的無奈、卑微絕不是上位者所能存意的。

有種說法是,透過傳播與現實的幾層轉折,「戰爭未曾發生」。是啊,就像一種壓迫著人的體制滲透到每一吋呼吸底下的皮膚且讓人毫無知覺的甘心就戮,這就是資本主義的魔力。劉克強的分析讓我們清楚它的無所不在與無所不能。

這是本期衝撞集的概梗。在你手上的是我們一學期來的部分心力,但請容許我們一點傲氣的空間,因為做的遠超出看到的,所以才有檢討的存在,也才有納入文字引為後人記的心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