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詞

回衝撞集第一期

創刊詞

張則周

過去也曾寫過創刊詞,但從沒有像這次在提筆前能先看到全部文章所感受到的踏實與喜悅,踏實的是本期九篇文章構思嚴謹的「文質」,喜悅的是板橋社大已開始深入地自我反省了!

板橋社大成立時,僅有台北市的文山及新竹市的青草湖兩所。未料短短兩年半,全國已設立了卅七所。如果只從量的增加來看,在多數縣市政府並不積極支持的條件下,居然還有這麼多熱心教育的朋友願意為社會改造奉獻心力,推動成人教育,是值得高興的。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各所社區大學的辦學理念雖皆標舉「知識解放」與「公民社會」,但由於對知識解放與公民社會不同的解讀,各社大皆有不同的風貌。很明顯地有些社大已遠離這兩個目標。這正是創刊號九位作者共同的憂慮。作者分別就社區大學的定位、知識解放的意涵及實例提出深度的反省,充分表現了社大應具有的批判及反省精神。為了使讀者對這九篇文章先有一概括的認識,筆者試著做一簡單的介紹,希望讀者能抽空仔細閱讀全文,共同思考。

識解放途徑 —- 兼談社區大學的定位問題

作者認為知識解放不應被理解為知識的白話,從目前各校所開授的課程來看,授課者為了適應學員的程度,認為只要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使學員能夠理解課程內容,目的就達到了。作者擔心這樣的課程不但不易達到鬆動科層化以及既有的合法化的知識與文化的根基,反而讓它流傳得更為快速,何來知識解放?

知識解放的兩條路線

本篇是以韋伯的「理性牢籠」和馬克斯的觀點來解讀「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與「成人教育傳統中的知識解放」兩篇文章,它們分別代表目前社大關於「知識解放」存在的兩條主要路線 —- 以黃武雄為代表的強調自主性學習和以林孝信為代表的強調階級性的知識解放,作者憂慮講師若不能掙脫知識工具化、科層化的束縛,又不能反省知識與主流意識、既得利益、弱勢者的關係,則難有解放的社區大學。

註解社區大學「知識解放」意涵

此篇是直指目前建立在文憑架構上知識專業化系統的謬誤,它使人和知識更多面向的思考不易得到鼓勵及整體的發展。在當下的知識界到處可以看到簡化人文義理的科學人,也隨處見到科學白痴的人文專家。類此人文和自然的疏離,嚴重影響台灣文化的深度發展。因此文中特別對社區大學至今仍未有整套辦學策略憂心。

自然科學課程在社大的定位與做法

這是一篇非常難得的從自然科學的角度,檢討課程在社大的定位與做法,作者累積了在板橋社大五個學期與永和三個學期的實際經驗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

首先談科學儘管是以解釋自然現象為目標,但不應自外於社會與文化,應從知織的批判性及整體性去研究科學。

因之作者建議講師在設計課程時必須加入的元素,第一點是具主體性的批判、第二點是具價值觀念的反省、第三點是具互動性的思考。

最後希望自然科學課程分三個階段達成社大目標,第一階段希望利用知識生活化,邏輯簡潔化,解釋具體化建構學員自己的經驗知識。第二階段希望學員在參與公共領域的時候,能利用建構的知識,充分表達自己的主體意見,第三個階段希望知識能與價值觀念對話,進而讓個體呈現獨有的風貌和特色。

公民社會的社大之路 —- 板橋社大篇

本篇認為知識解放以情感解放、想像解放為前題,達到了直覺的解放,到達高層直覺,知識的解放才穩當。作者藉 Godel 利用現像學的方法澄清數學直觀、深化數學直觀,進而數學觀念形構化,說明一些觀念界的構造是公設系所鞭長莫及的。並從席勒的「美育書簡」試圖指陳康德的道統哲學和自然哲學是建立於人性不足的理解上,感性自由應是知性和意志自由的前題。因此作者認為知識解放不應局限於理性上,同時對社大目前所設計的學術、技藝、社團課程,因缺乏學術和技藝之辯證與知識和行動之辯證,是否能養成行動型的公民,提出質疑。同時認為人的感性直觀、理性直觀、道德直觀、美感直觀、神秘直觀打開以後,以上三種課程則不必刻意分開,最好一切都能 DIY ,並以此基礎和他人事物形成協調合作的關係,如此社會才會是一個健全的公民社會。

台灣文史工作的危機與轉機 —- 兼及檢討幾種似是而非的台灣史觀

這一篇是對台灣歷史提出具體的反思,嘗識打破主流文化思考模式的實例。

第一對「唐山過台灣」反思:

「唐山過台灣」是一齣悲壯的漢移民史詩,作者仔細的比對史料,發覺劇中的悲情已被刻意的「局部擴大」,反應了站在漢民族的立場的漢族移民史觀。因此作者反思若從被漢族消滅同化、圍剿的平埔族、高山族的角度來看,漢族是否又變為壓迫者呢?

第二對台灣人為何缺乏自覺性與文化主體性認知的省思:

作者認為對台灣每一階段的歷史都應還原真象,清楚的瞭解歷史主從的脈絡及因果關係,不應採包裹式籠統的說法,把帳全算在所有殖民地統治者身上。

最後作者提出更嚴肅的問題 —- 台灣究竟有無自己的獨特文化?目前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源於漢族文化。作者祈求台灣文史工作者,不要惟漢族文化為根源,應有更寬闊的文化視野共同惕勵。

李萬居的公論報 —- 兼談台灣本土辦報的「寂寞身後事」:

這篇論文討論的是如何評論一個人,特以本土人士李萬居自辨公論報為例。公論報是戒嚴時期第一份民營報紙。由於報導詳實、立論正確,是最受讀者大眾肯定的報紙,因而贏得「台灣大公報」的美譽。但因受國民黨政治與情治力量的夾攻,加上當年沒有人敢在公論報刊登廣告的經濟窘迫,最後被國民黨利用司法迫害勒令停刊,不久即轉手為聯合報系所併吞。由於李萬居曾擔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委員,起草組織章程,勸阻託管論與台灣獨立論者的訴求,因而在二二八事件中能全身而退。相較於其他菁英及友人或失縱或遇害,導致其愛國(應為愛中國)熱誠遭受重挫,此一衝擊與二二八事件後同年李萬居投入公論報的創辨應有相當程度的關連。但也由於二二八事件使他美譽受損,究竟我們對這樣一位堅持以「為民喉舌」為職志的報人,應該給予什麼樣的評價,本篇論文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教材。

新圈地運動 —- 關於知識私有化的報告

本篇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思,作者引用了美國孟山都向 101 個國家申請「高產大豆」的專利為例,如果這項專利在任何 WTO 會員國獲得批准,中國農民或育種專家種植或培養含有高產「標記」的大豆將無法出口,否則可能引起國際貿易制裁。這說明了智慧財產權或知識資本的範團已擴張到可擁有生物的「物種所有權」,即使人類本身的基因圖譜也有約三分之一為私人所有。資本家或企業家將各式各樣的知識據為私有,謀取利潤的行為,正是全球化「知識經濟」發展的基礎,我們是否已該正視,甚至應參與抵制知識私有化的運動?

公民社會有解放性嗎?

公民社會的建立是社區大學重要目標之一,但到底什麼是公民社會?卻存在著極大的差異,作者藉由回顧三篇分別代表公民社會的兩種典型的文章,探討這樣的公民社會是否有解放性?

第一種典型是第三部門( NGOs/NPOs )式的公民社會,由江明修在「社區大學與全球公民社會組織」及「建立學習型的公民社會」中提出,江明修認為由於政府科層體制的低效率和市場的營利性質,許多民眾的公共需求無法滿足,故 NGOs/NPOs 以其非控制和非營利的特性正可以補國家和市場這方面的不足,滿足民眾的需要。而 NGOs/NPOs 以民主互動的方式運作,讓民眾參與到政府的治理過程,或以互助的方式改變自己的環境、福祉,這便成了構成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公民社會,作者認為透過功能補足來達到社會和諧的目標是迴避了社會衝突矛盾,結果將是更鞏固了社會不平等關係。

第二種典型是自由主義式的公民社會,由陳忠信在「台灣社會傳統與現代因素的競賽-公民社會形成了嗎?」提出。陳忠信認為公民社會必需具備三個條件(一)存在不受國家支配的自主性組織、(二)組織能脫離傳統階層制度的約束以內部民主方式達成集體共識、(三)這些共識可以透過成員的動員而介入國家決策。其中最關鍵的是第三個要件,只有當自主之公共領域產生時才能說公民社會已經誕生。所謂公共領域意指我們社會中的一個領域,在該領域中,公民們不受限制地就大家共同關心的公共事務進行討論,並形成大家共同的意志。這種說法預設了存在兩種相對抗的意志,一種是由上而下的國家意志是壓迫性的,另一種由下而上公民意志,是自主的、解放的。作者認為由於陳忠信將國家同市民社會二元對立,看不清主流意識形態的宰制,因而未經分辨地將公民「自由論辨」所達成的意志,視為公民的共同意志,忽略了沒有同主流意識相對抗的「自由論辨」,根本無法掙脫主流論述的束縛,其公共意志並不能解放什麼。最後作者為國家和公民社會的關係提出一個嘗試性的架構,希望對進一步論述發展有所助益。

以上是筆者對九篇文章初步的理解,再一次希望讀者能仔細品嚐及思考每一篇的內涵。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我們出此刊物的最大目的不是在於提供一個可以大鳴大放的園地,匯集不同的理論與經驗,而是希望透過意見衝撞,相互與自我批判,導向彼此自覺的方向。因為對任何一種理論的創新或修正很難適用於任何狀況,尤其在社會科學的領域裡常會受論述者個人的生活體驗、理論的實踐成效、時空背景,以及支配階級及主流意識的影響。因此,社會學上並沒有固定不變的理論,判定一種理論的說服力,不僅是理論的本身,而主要在於理論的實踐。前四篇已在講師研討會中經過充分的討論,我們將繼續針對「知識解放」及「公民社會」議題做更深入的探討。先使講師間取得共識,然後對自己所授課程的設計做一深入檢視。為了避免我們討論的視野過於狹隘,非常希望聽到各社大或非社大關心塑造現代公民社會者的批評與建議。相信對「知識的解放」與「公民社會」會有更明確的概念。因限於篇幅本期主要針對「知識解放」做主題,至於對「公民社會」的討論將另出專刊。

以愉快的心情寫這篇創刊詞,並以渴望的心情盼望早日得到各方的批評與回應,使這個刊物能成為多向溝通的平台,因為有批評才有進步,不斷的吸納新的想法與做法才能正確地為社大定位,產生適合不同社大的行動綱領及實踐動力,向共塑現代公民社會大步邁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