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湳仔溝的生命圖象

回我們眼中的世界

檢索湳仔溝的生命圖象

陳健一

逼視一條板橋唯一未加蓋的河流-湳仔溝。
每一個有歷史傳統的城市,都川流著若干條河流;漢人開庄歷二百多年的板橋也不例外。除了大漢溪及新店溪流經板橋市區邊緣外,還有公館溝、湳仔溝及港仔溝、大安圳。它們容或形塑過板橋的水田文化、引伸過渡船生活記憶,也拓染出碼頭風雲,是板橋文明的重要根源!只是這些河溝,除了大漢溪外,大都被加蓋成暗溝,不復見天日;只有位在板橋市區西側的湳仔溝仍未加蓋;湳仔溝汨汨奔流的河水及河水周邊空曠環境,於人車雜涾、櫛比鄰次樓屋、綠地稀少的板橋,提供了一方自然景緻的空間,非常難得。只可惜,這樣一條河流在人們長期漠視的情況下,已呈污濁不堪窘境,也指涉出反思板橋文明質素的處境。

湳仔溝在哪裡?
沿環河道路旁有一條河溝,這條河溝就是湳仔溝,湳仔溝發源於土城媽祖田山谷間的集水區,循大安圳圳路,經土城工業區,在城林橋以下河段加蓋,於在浮洲橋附近的新興橋前流出涵洞,以露天不加蓋的方式往下流,經湳興橋,於四汴頭抽水站流到大漢溪。

湳仔溝為什麼稱做”溝”?
川行板橋市區的主要河流有湳仔溝、公館溝和港仔溝。三條河流都以溝命名1,為什麼這裡的河流都取名為溝?我個人以為,板橋溪流大抵源自土城及中和一帶山丘,流路短,河道不寬,再加上有大安圳橫切,交錯其間,使部份河道早期成為灌溉水田及渡船等用途,人工整治及利用作為明顯;也就取名為具人工整治,河道不寬意含的”溝”。2

湳仔溝的自然環境形成
要談湳仔溝的自然環境,必需先從大板橋區的自然環境談起。從地質角度觀察這裡的地景:板橋位在台北盆地南緣,為大漢溪及新店溪交會時河流沖刷下來的沖積層環境。3

更早之前,大漢溪尚未北流到台北盆地之前,板橋的土層大抵是古新店溪沖刷下來的礫石層,後來台北盆地陷落,大漢溪改往北流,流經土城、樹林,於板橋一帶和新店溪交會;兩河交會,流速減緩,泥砂加速沈澱,形成以泥和沙為主的河流沖積層,也就是今日板橋土地基礎所在。這樣的地貌,外形平坦呈平原狀,早期又有平埔族擺接社人在此活動,於是稱為擺接平原。4

整個擺接平原形成的過程中,是動態且不穩定的;有些地方早期是水域、沙洲、池沼,再慢慢陸化成可供人居住的土地。湳仔溝下游的兩岸即是在這種情形下形成的。約在一、二百年左右,現在板橋市區範圍的湳仔溝兩岸,都是沼澤、溼地,有些甚至為大漢溪網狀沙洲,沙堆呈隨時漂浮的狀態,早期前來移住居民即用浮洲及湳仔等地名標示這樣的地景。浮洲指的是近湳仔溝下游左岸部份,意思是浮動的沙洲;湳仔為近湳仔溝下游右岸部份,意指到處都是沼澤的意思。兩地之間的河流也因為下游到處都是沼澤,住在這裡的漢人即以習慣指涉溼地的”湳仔”,給河川命名,即為湳仔溝。

接下來,我們就自湳仔溝流注大漢溪的四汴頭抽水站往上游回溯,希望藉此觀察到藏身湳仔溝背後的生命圖象。

觀察湳仔溝兩岸
我們就站在四汴頭堤防上,觀察湳仔溝兩岸,將發現河道右邊浮州一帶的房子較少,河道左邊到處都是櫛比粼次的、高底參差的屋宇,街道也顯得熱鬧。這樣的景象和河流兩岸的自然環境、人為開發方式有密切關係。

浮州5界於大漢溪和湳仔溝之間,早期為大漢溪的河道,後來泥沙沈澱,形成網形、漂浮沙洲,在二、三百年前漢人來時,環境並不穩定,較少人前來開發,是人們稱做浮洲的主要原因。湳仔及湳仔後的舊板橋城一帶(即林家花園後面)地勢較高,環境穩定的地域,歷來為板橋發展中心,很早就有人前來開墾,也因此有了櫛比鄰次樓屋的景象。

四汴頭
我們再來談一談四汴頭抽水站的「四汴頭」。

板橋有兩個和”四汴頭”,有關的地名。一個是廣福里一帶的”四汴頭”,指的是大安圳的分水圳頭,有四個水門分別把水帶往四條不同的圳路。另一個”四汴頭”指的是四汴頭抽水站,是大漢溪防洪計畫完工後命名的。

就板橋早期發展而言,「四汴頭」是大安圳延伸出來的符號,關係到歷來地方生命脈動,該是具有地方深層鄉土情感意義的。「四汴頭抽水站」地點遠離舊有的「四汴頭」,和舊有「四汴頭」沒有關係,這樣的命名方式容易和舊有大安圳「四汴頭」混淆,甚至模糊掉原先具在地及傳統意義的四汴頭意象,是不妥當的命名方式。


觀察四汴頭水門周邊環境,前臨大漢溪親水公園,隔個圍牆不遠處零星散置幾棟房舍,更遠處出現幾棟櫛比粼次的建築。眼前的圍牆是為了防止大漢溪水暴漲,進入民宅構築的工事。抽水站的閘門附近有抽水機器,遇颱風大水來襲,可以抽離閘門內的水,使排入大漢溪。

這一帶近大漢溪,平日綠草如茵,花木扶梳,一到颱風,暴風聚雨,河水泛濫,每每淹沒整個親水空間。

閘門前後屬低窪地區,在沒有防洪牆之前,洪水經常漫過更遠的陸地;曾經在民國五十二年葛樂禮颱風,大水漫延到現在中正路板橋國中中正陸橋一帶的眷戶,造成重大災情,事後當地眷戶感受到水災的危害嚴重,決定大舉遷村,可以想見,四汴頭抽水站一帶再延伸到板橋國中一帶,都是板橋低窪地區6。在四汴頭東南方的浮州,有部份地區還因為地處低窪,被劃設為禁建區呢!7

四汴頭剛完成初期,也遭到水災圍困。

民國八十五年(一九九六年) 八月一日 賀伯颱風來襲,因土城水門未關、四汴頭抽水站部份抽水引擎故障,造成附近住戶淹水,水深達 三十公分 以上,約有七千戶遭到財物損失。

凡此都說明這一帶地勢抵窪,歷來都飽受洪水威脅。

追索湳仔港的時代背景
遠離湳仔溝的河口,我們在環河橋旁落腳,早期這裡為一個河澳,河岸更下游大都是沼澤溼地,更往下游即為大漢溪,是個適合舟船往來的地方。也因此,早期這裡為板橋區對外通船的碼頭,當地人稱做湳仔港。若更細究湳仔港的背景,我們或可以做以下的分析:

清朝時期板橋地區水澤、溝渠交錯,沖積層土質豐美,頗適合耕田,為早期重要的稻米糧食的產地。更遠處的土城後山,有茶園、樟腦等產業,也都經過板橋,再經大漢溪轉運到淡水河流域的沿岸。也因此,早期板橋為區域產業的轉運中心。8

轉運碼頭即在現在環河橋一帶。尤其在一八六 ○年淡水開港後,茶葉、樟腦為產業出口大宗,來往貨物轉運需求殷切。自大漢溪剛進入湳仔溝的河段兩岸寬廣,四周沼澤;現在環河橋一帶,有一港澳,可泊靠許多船隻,也因此,成為貨物載運的碼頭 。

當時,船隻由湳仔港碼頭,順著湳仔溝下行至社後,和大嵙崁溪(即大漢溪)會合,再轉至新莊,或上溯到大科崁,或繼續下行至港仔嘴,沿新店溪到新店 …… ,交通四通八達。

日據初期湳仔港仍可通船,暢行至艋舺及大稻埕。大正八年(一九一九年)興築桃園大圳,大漢溪中下游的水漸少,湳仔港碼頭船運又被鐵路及軌道台車取代,碼頭功能萎縮,最後停頓下來,現在再訪湳仔港,已不復舊跡。9

檢索福興宮的聚落環境
離開環河橋,經南興橋,不遠處,我們來榕樹如蔭的土地公廟,福興宮。這裡是早期湳仔庄的所在地。土地公廟前為早期的渡船頭。

陸域交通尚未發達的年代,渡船該是交通河流兩岸住民的重要交通工具,渡船頭則是渡船停泊載客的地方。貨物、乘客都在這裡裝載,非常熱鬧。臨湳仔溝的福興宮,早期即為人潮熱絡的渡船頭。

湳仔溝較下游的位置臨浮洲和湳仔兩岸,浮洲指的是會漂移、環境不穩定的沙洲,湳仔指的是沼澤。可見湳仔、浮洲指涉的土地環境並不穩定的,也因此,湳仔溝兩岸的開發歷來遭受溼地環境的限制,影響很大。其間,福興宮所在位置是早期湳仔一帶地勢較高的地方,也因此,很早即有人們前來居住,並且形成聚落,福興宮即為這個聚落供奉的土地公神龕。

古碑與乾隆年間
在福興宮左側有一石材刻成的古碑,上面刻有”乾隆四十五年”的時間。這個古碑是目前板橋地方殘存年代較早的古碑,非常珍貴。

古碑中登載的乾隆四十五年,即說明這個時候已有漢人前來開墾,並且形成聚落。

更回溯到古碑登載的乾隆年間的時代,彼時漢人開發板橋較熱絡,有乾隆年間林成祖開鑿大安圳10,部份圳路經過板橋地區,其中有支線達福興宮後公館溝一帶。乾隆五年(一八四 ○年)劉良璧重修台灣府志有「擺接庄」記載,一般認為這個庄即現在林家花園後面的位置,這個地方距離福興宮不遠。

乾隆中期,林成祖在現在接雲寺後面早期叫嵌仔腳的地方築草店兩、三間,使方便往來新莊的交通。11可以看出這一帶做為區域發展中心的重要角色。

位在福興宮後江家祖厝的祖先江璞亭,也在乾隆四十三年即前來開墾,彼時板橋一帶已有擺接、新埔及廣福等三庄,其他地方則散居著農舍,以及荒野狀態。

這些描述都註解了乾隆年間,臨湳仔溝的福興宮一帶,漢人熱絡的發展情形。若從板橋漢人開發和自然環境關係的角度觀察,福興宮一帶臨湳仔溝,近公館溝,地勢高,該是早期區域發展的重要據點吧!

觀察福興宮現況
福興宮為一RC水泥建築的小廟龕,更裡面,即在廟龕內有一石材建築小廟龕,整個形制呈現出廟中廟樣貌,頗為特別。

更仔細追究這個廟龕規制,我們發現廟龕右側有兩個古碑,其中一個是日治時期營建捐款碑記,另一個是乾隆年間的古碑。乾隆年間的古碑材質來自大陸火成岩青斗石石材,這是早期移民自大陸渡船過來時置放在船上的壓艙石,上岸後供做屋宇或廟宇的石材。日治時期的石碑材料為安山岩材質,從石碑上捐獻名錄說明福興宮於日治時期重修過。當時日人統治台灣,早先漢移民常用的大陸石材不容易進口,乃用在地觀音山安山岩石材代替,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觀音山石。

國府入台後,經濟條件及生活條件更好了,地方人士乃興議翻修廟宇,經廟中執事請示神明-土地公,土地公不願意搬離現在的廟龕,乃保留土地公原有廟龕,再另外於舊有廟龕上加蓋屋宇,也就有了廟中廟的格局。

江家古厝
我們從福興宮右側巷弄進去,經低短房舍和巷道,來到一慱統屋宇井然的地,右側有一翹脊的傳統建築,即為江家古厝。

江家祖先江璞亭是在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年)前來板橋開發的。整個祖厝形制頗能尊循先人營建的格局,少有更動,這些表現說明江家祖厝執事能夠遵循宗祠形塑的家族倫理;整個祖厝於過去數十年來,經過整修,大抵維持早期傳統居屋的棟樑架構;這樣的作為在動輒毀屋整地的當代,是有遠見的作法,非常難得!

湳仔溝的沒落
如前所說,福興宮所在的位置早期即為渡船頭,因緣於這樣的地緣關係,使成為早期聚落及市集的中心。這樣依附渡船頭交通各地的狀態,主要在清朝時期的二百年,到了日治時期,輕便車、鐵路陸續出現,原來渡船被取代,渡船頭也逐漸沒落。接著產業變革,水田減少,湳仔溝灌溉需求降低。在渡船交通及水田溉灌功能不再的情況下,湳仔溝不再像往日一般的受到重視,少有人給予關心;在此同時,大漢溪築有石門水庫及桃園大圳,大漢溪水減少,泥沙漸次淤積,河流上游山坡樹林歷經茶園及房舍的人為開發,原始林木全數被砍掉,使水土保持失控,遇雨泥水沿河流下,加速下游河水淤積,也因此造成大漢溪下游主、支流淤積嚴重,大漢溪支流的湳仔溝也是淤泥大量堆積,河道變狹;再加上人口漸多,兩岸污染嚴重,終使湳仔溝淪為臭水溝,成為今日髒臭到不堪聞問的窘境。

再逼視福興宮前的湳仔溝殘象,河流兩岸雜草、菜園、垃圾橫陳,河流污濁腥臭難聞。我要說,這是板橋唯一的露天河流,卻也是市容髒亂所在;或許應該說是市政之瘤吧!只是,這樣市政之瘤是否被官員和選民看到、關心到?就很令人困惑了。據我所知,歷來主流選將的訴求,少有正式提示這條河溝的困境!

湳仔溝生態
審視這一帶湳仔溝兩岸生態。靠近河流邊主要有布袋蓮,偶爾有巴拉草交錯其間。巴拉草主要在接近河道的第二層次地被的優勢植物,再來陸域環境更為穩定,有五節芒及若干陽性先鋒型喬木出現,如構樹就是。除此,一些莎草科、莧科等草本植物也藏身其間。

藤類部份有蔓生地上的葎草、掛在樹上的牽牛花、台灣葛藤等,人為開墾也穿插在河岸邊,一些菜園呈破碎狀開闢,凸顯河道兩人為管理的怠慢。

離開河岸的綠地,為環河公路,靠河岸稱有小葉欖仁行道樹,是當前地方政府銳意綠化的景觀。

走訪具寫實意義,川流於板橋市區的、當代的、眼前的湳仔溝,我們看到了破碎、缺乏整體規劃的綠化呈現、新生地濫墾,地景管理失序,畸零綠帶被疏離、河川水文環境惡化的景觀,我要說,這些應該是板橋土地文明的縮影!

一個缺乏深度環境意識、生活文化的板橋文明。

新興橋下的迷惘
沿湳仔溝下游往上游溯,一路上河溝寬廣,溪水汨汨奔流,流到這裡溪水變少,且大都被巴拉草覆蓋,更往前探究,在新興橋靠河川上游的地方,我們看到河流已被捷運機修廠的客土覆蓋,只留下一根涵管讓水流出來,這樣阻滯河流流出的營建方式,使湳仔溝的水流到這裡即呈小水溝般的水流到橋的下游處,由於水量少,附近河道少了水的衝擊,紛紛沈澱出泥土,並且長出適合水澤及潮濕環境的巴拉草。而在新興橋更下游,約在高爾夫球練習廠的附近,另有一條河流流下來和湳仔溝會合,水質和湳仔溝的水一樣,污濁不堪。

更往上溯,河流於新興橋更上游即被客土所覆蓋,我們無法看到河流的行跡,更往上溯,來到城林橋附近(土城工業區前)的慶利橋,我們才看到河道的出露。只是這條河道已經不叫湳仔溝,而是大安圳。

整個湳仔溝溯源,從下游走到這裡,我們無法判定湳仔溝路跡,它已被大安圳取代,整條河流至此消逸無蹤。

結語
一條河流消失了!

在都市裡尋找一條河流的動向,竟然消失在櫛比粼次的樓屋間,找不到了!

長期以來湳仔溝被大安圳切割、混合後,已失去原有面貌。尤其在新興橋更上游河段,我們幾乎看不到河流形跡。

是一種感嘆的心緒吧!

曾經,這條河流自山谷間流出,循盆地低地奔流,河水汨汨,清新可喜,後來被大安圳橫阻,被客土埋沒,被涵管管束,被髒水污染 ……

至此河川已呈破碎、扭曲,破敗的河川形象。僅管如此,我仍然要說,這是板橋唯一一條露天的河道-湳仔溝。

1關於河以以”溝”命名也有爭議,像湳仔溝,有一說法是湳仔溪,真正的湳仔溝在南雅夜市緣,接雲寺一帶的小水溝。

2以上看法純屬個人的觀察,板橋各河流取名為溝,從河流的流路和大安圳的交錯關係,應該受大安圳的影響很大才對。

3板橋的岩層-分佈於板橋市區之岩層為現代沖積層,由沙粒、礫石、泥土等組成。根據過去鑽井紀錄得知,在板橋市區的沖積層的厚度約一百五十公尺,上層粘土砂礫為一至六公尺,其下為礫石為主,都未固結。沖積層以下為基盤岩層,乃屬新第三紀沈積層。──板橋市志(民七十五年),頁三五。(採錄中央地質調查所徐鐵良資料)

4擺接平原指的是現在中和、土城及板橋一帶的丘陵平原。

5指的是自四汴頭往湳仔溝觀察的河流左右岸,若用湳仔溝的左右岸則不同了。河流的左右岸以河流往下游流的座向來考量 。即河流往下游的流路右邊為右岸,右邊為右岸。從四汴頭抽水站往河流觀察,坐向正好相反。

6當然,這些地區在防洪牆構築後,這幾年來已少有水患發生了。

7中正陸橋一帶即為港尾里,早共為擺接渡所在。中正陸橋以西的陸域早期為大漢溪舊河床及沖積的水澤環境。這樣的景緻大抵是一百多年前的事。

8日治時期鐵路開通後,板橋的運輸功能更強炙,其中土城一帶的煤礦也經由板橋火車站載運到各地,除此也促使浮洲一帶的旱地種植甘蔗,為地方經濟溢注重要財源。

9參考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尋找土地的記憶-走訪枋橋城〉(200.9)

10闢建大安圳時間史冊表達分歧,大抵在乾隆年間。

11引自 一九 ○九年伊能嘉矩〈台灣地名辭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