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509 趣‧找‧察:人類學家帶你田野趴趴走
1 月 3rd, 2017 // In: 板橋社區大學課程 // By: admin
課程編號 |
171509 |
課程名稱 |
趣‧找‧察:人類學家帶你田野趴趴走 |
課程講師 |
鄭智殷 |
課程主旨 |
田野調查是人類學很重要的研究方法。田野調查不一定在田野,卻總能挖掘出第一手最新鮮的訊息;參與式觀察是每一個人類學家必備的天線,擁有參與式觀察的能力,就像擁有第三隻眼,可以看見別人看不見的訊息。
這兩項工具可以說是人類學的「原力」這堂課不帶你做人類學研究,而是帶你在文化旅行中穿梭、培養出人類學的原力,並且透過課程讓學員擁有「田野原力」。擁有「田野原力」不僅讓你多了一雙飛翔的翅膀,也多了一雙明亮的眼,讓你在生活中瞭解更多人文訊息,在旅行中觀察到更多屬於在地的文化秘密,也多了一顆包容的心。
一起來遇見全新的你,透過人類學。 |
講師簡介 |
鄭智殷,清華大學人類學碩士。長時間參與臺灣社區營造運動、籌備過地方文化館,也出版過繪本與文史書籍。帶領過多屆板橋社大文史調查課程,和同學一起探索地方。學習人類學後,體會到文化多元與相對的意義,希望和同學從各種面向一起討論,共同探索事物背後的脈絡、意義與深層的趣味。 |
上課時間 |
週四 晚上19:00~21:30;戶外課時間同在週四,行程細節將於室內課告知 |
上課地點 |
板橋社區大學 中山國中校區 |
選課條件 |
所有願意以好玩的心情一起探索知識的同學 |
課程大綱與進度 |
週 次 |
內 容 |
週 次 |
內 容 |
第一週 |
相見歡。同學自我介紹、認識與學期課程介紹。 |
第十週 |
百年航行(3)
由同學規劃、帶領親訪百年航行的小城鎮。 |
第二週 |
百年航行(1): 大稻埕、淡水和他們的繁華故事
淡水河是北臺灣最重要的河流,不僅帶來台北的繁榮、創造文化,其主流、支流深入各地,是天然綿密運輸網絡,造就了淡水、萬華、大稻埕乃至新莊、板橋、大溪等城市的鼎盛繁華。這堂課將介紹大稻埕到淡水這段黃金航線豐富的歷史與璀燦文化。 |
第十一週 |
與第十週合併上課。 |
第三週 |
百年航行(2):〈擺渡‧淡水河〉紀錄片欣賞與討論
公視自製紀錄片。記錄了淡水河流域。淡水河上游是水源區、是原鄉,但到了部分河段,河水承載了「都市的惡」。〈擺渡‧淡水河〉從源頭開始追溯,包括上游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的點點滴滴,不僅拍攝人與河的互動,也帶出對現代都市的反思。
我們希望透過影片認識這條影響北臺灣經濟、運輸的重要河流,探討找到人與河共存的生命法則。 |
第十二週 |
異域心故鄉(1):生根台灣的異鄉人
1962年緬甸軍政府將一切收歸公營加上嚴重排華,使得緬僑一夕之間一無所有,許多人選擇回到台灣來奮鬥,他們在南勢角重新建立家園,東南亞美食、緬甸文招牌以及南傳佛寺,成了小緬甸,也成了安慰八零年代因共產勢力擴張逃難來台的越柬寮等僑胞的心故鄉。
近年來東南亞新住民增加,加上獨特的潑水文化與美食,緬甸街開始成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潑水節也成了新北市的例行文化慶典。而東南亞的美味美食與飲食文化也成了緬甸街最吸引人的特點。
除了中和緬甸街之外,台灣還有永和韓國街、台北小印尼以及大華新村等多處僑民或移工的聚落,本課程帶大家一起來認識這群異鄉人的故事。 |
第四週 |
百年航行(3):藍色公路遊大稻埕、淡水
實地走踏大稻埕與淡水古城。從大稻埕乘船航向北臺灣重要的貿易出口淡水。在青山綠浪之間緬懷這段古台北的繁華。
本週課程時間將依藍色公路開船時間調整。 |
第十三週 |
異域心故鄉(2):南勢角的緬甸街
本週將參訪緬甸街,由同學從飲食的角度認識緬甸文化,並以「田野原力」認識異鄉人小故事。 |
第五週 |
與第四週合併上課。 |
第十四週 |
與第十三週合併上課。 |
第六週 |
田野原力:趣找察工具箱
參與了「百年航行」室內、室外課程的系列之後,想知道在這系列課程中, 運用了哪些人類學的概念和工具?這堂課將傳授田野調查、參與式觀察以及城市考掘等工具,讓同學們具有「田野原力」,具有閱讀城市,探索文化的能力。 |
第十五週 |
異域心故鄉(3)身邊的異鄉人(戶外課)
由同學討論決定擇一僑民或移工的聚落(如永和韓國街、台北小印尼以及大華新村等),從飲食的角度認識身邊的異文化,並以「田野原力」認識異鄉人小故事。 |
第七週 |
百年航行小城鎮(1):分組討論
由同學們找出北台灣還有哪些有趣知名的地點是在「百年航行」的背景下發展的?並且分組規劃行程帶領同學親訪百年航行的小城鎮。 |
第十六週 |
與第十五週合併上課。 |
第八週 |
百年航行小城鎮(2)
由同學規劃、帶領親訪百年航行的小城鎮。 |
第十七週 |
公共論壇與社區講座活動、教與學成果研討 |
第九週 |
與第八週合併上課 |
第十八週 |
公共論壇與社區講座活動、教與學成果研討 |
|
授課方式 |
室內講授、互動討論與戶外參訪為主 |
評鑑方式 |
上課出席率須達三分之二,參與課程討論 |
閱讀資料 |
分室內課和戶外課進行,室內課程以影片觀賞、討論方式進行,戶外課進行實訪地點之導覽解說、實地觀察討論。 |
材料費用 |
(1) 課程需求的影印教材、飲食費用與戶外教學交通,由同學依實際開銷分擔。
(2) 課程順序將依實際情形有部分調整;
(3) 本課程不接受單堂同行的親友。
(4) 本課程為戶外課程,全體同學皆需參與社大團體保險。 |
回板橋社區大學 2017年 春季班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