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128 大家來寫台灣藝術史:板橋庶民藝術家田野調查實作初階

7 月 11th, 2017 // In: 板橋社區大學課程 // By: Comments 0

課程編號 172128
課程名稱 大家來寫台灣藝術史:板橋庶民藝術家田野調查實作初階
課程講師 陳誼芳
課程主旨 藝術史研究不一定是學院的、殿堂式的知識!在當代文化民主的社會裡,藝術史不一定要由菁英知識分子來創造與書寫,卻可以是由下而上,從普羅市民的生活中累積起來,進而被挖掘、被看見、被書寫記錄。本門課透過精簡的藝術史研究方法及台灣藝術史概論的介紹,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您了解藝術史的〝術語〞,讓大家都能參與台灣藝術史的賞析與研究!本課程並以板橋地區(為主)的庶民藝術工作者(繪畫、書法、雕刻、篆刻、攝影、舞蹈、戲劇、民俗藝術等皆可)為對象,讓您進行採訪與紀錄,為板橋的人文藝術在台灣藝術史脈絡中留下寶貴的見證!!
講師簡介 英國Reading University 藝術史博士,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專長現當代藝術史、藝術理論及藝術教學,擔任中學美術教師多年,曾任藝術評論、展覽策畫、畫廊行政。
上課時間 週三 晚上19:00~21:30
上課地點 板橋社區大學 中山國中校區
選課條件 18歲以上,對台灣藝術史有興趣了解,並願意參與資料收集、閱讀、寫作與報告呈現。本身已長期默默進行藝術創作的朋友,更歡迎參加!(請您來現身說法,並成為被書寫記錄的對象!
課程大綱與進度
週 次 內 容 週 次 內 容
第一週 何謂藝術史?
※師生相見歡,自我介紹。講師說明本門課的課程進度、上課方式及作業如何呈現。
※本周課程重點: 1.藝術作品有哪些類型? ◎先認識藝術作品的各種類型及其名稱,並分辨其特性。
2.藝術史是如何形成的?
◎〝西方藝術史〞、〝中國藝術史〞與〝台灣藝術史〞大約是何時開始出現?藝術史是誰寫的?為何要寫?寫給誰看?
3.藝術作品的價值判斷何在?
◎怎樣才算是〝藝術品〞?判斷的依據是甚麼?評斷一件藝術作品的步驟是甚麼?
4.藝術史的書寫與藝術批評的差異?
第十週 板橋庶民藝術家田野調查,活動說明
※本周課程重點:學員提出訪談名單,分組並擬定工作計畫
1.若學員無法提出適當訪查對象,講師會提供一些可訪查名單。
2.工作計畫內容概要:
⑴訪查對象身分確認
⑵釐清訪查動機
⑶提問的問題綱要
⑷預計成果為何?如何呈現?
⑸工作日程表(包含分組工作分配)
⑹相關紀錄設備有哪些(錄音筆、數位相機、隨身碟、筆記本、文具等)
第二週 台灣藝術史發展概論(一):原住民的生活藝術、漢人移民的文藝表現。
※本周課程重點:
1.簡介目前已知台灣原住民生活中的藝術表現。如:服飾、家屋、器具的裝飾與圖騰。
2.簡介漢人移民社會的文藝發展。如:林本源家族邀聘文人雅士在台講學,對後進的影響,以及民間書畫、廟宇、生活工藝等的發展。
3.介紹坊間已出版之重要相關書籍。 4.提醒學員留意是否認識板橋在地的藝術工作者,並適合做為這次庶民藝術家訪查的對象,將可於第十週提出名單。
第十一週 概要說明藝術史田野調查之後,資料整理的方法
※本周課程重點:
1.逐字稿的紀錄
2.圖片的分類與整理
3.訪查對象作品詮釋的問題
4.核對問題綱要,自我審查是否達到既定目標
5.參考文獻、書目的整理與紀錄
6.已完成訪查的學員可針對已收集之資料,分享心得與提出問題。
第三週 台灣藝術史發展概論(二):日治時期台灣的藝術發展。
※本周課程重點:
1.概述日治時期台灣藝術發展的主要面貌,以及日治教育、政治、經濟的推行對台灣藝術發展的影響。
2.介紹這階段重要的藝術競賽、藝術家與重要作品。並談及日治時期台灣藝術發展對後代的重要影響。
3. 介紹坊間已出版之重要相關書籍。
第十二週 藝術人文類田野調查報告成果示範說明
※本周課程重點:講師提供幾種藝術人文類的田調式研究成果,與學員分享其製作特色及優缺點,給學員製作成果報告時的參考。已完成訪查的學員,可將資料帶至課堂上,共同討論適當的書寫方向及呈現方式。
第四週 台灣藝術史發展概論(三):台灣光復後(1947年後)的藝術發展。
※本周課程概要:台灣光復後,政治權力的改變與社會經濟的變貌,都深深影響了藝術創作的走向。從日治到國民黨,從現代抽象到懷鄉本土,從戒嚴噤聲到解嚴開放,台灣藝術發展就在這樣的過渡浪潮中,百花齊放、勇往直前。這是一段複雜又有趣的藝術史演變過程,也奠定了台灣藝術在地化的基本樣貌。
※本周課程重點:
1.正統〝國畫〞之爭(中國文人山水畫vs.日治時期興起的膠彩畫)
2.官辦藝術競賽的影響(台展及省展)
3.在地畫會的興盛與影響(「五月畫會」及「東方畫會」)
4.鄉土文學論戰影響下的藝術表現
5.歐美文化的影響與台灣藝術現代化的爭論
第十三週 修正訪查草稿內容(一)
※本周課程重點:希望學員們皆已完成藝術家訪查,並將資料帶來課堂上,著手進行基本的書寫記錄,邊寫邊與分組夥伴討論,講師在旁適時給予意見或協助。需電腦打字的學員,請自備手提電腦。
第五週 台灣藝術史發展概論(四):當代藝術的多元面貌。
※本周課程概要:從1990年代末期,台灣藝術不斷努力與國際接軌,不只建設了台北、台中、高雄三大美術館,也增設數間大專美術系所,提高台灣的藝術展覽空間的水準、培養新一代藝術人才。同時,社會開放、網際網路的興起及國際旅遊∕留遊學的便利,使國際資訊的取得十分便利,使得台灣當代藝術的面貌在人、事、時、地、物的變異下,得以高速進行一波波的演進。不只是創作主題的改變,創作的媒材類型也大幅擴增,塑造了台灣當代藝術的多元新樣貌。然而,五花八門的新類型藝術作品與普羅觀眾的品味是否有對等呢?這個疑問有待您在課堂的參與及討論。
※本周課程重點:
1.當代藝術展覽中常聽到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數位藝術、網路藝術、電腦藝術、行為藝術,到底是在〝展〞甚麼,要怎樣欣賞?
2.「台北雙年展」的辦理(台北市立美術館)以及台灣參與「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的意義是甚麼?
3.新設大專藝術系所的影響
4.多元化的展覽場地— 美術館、藝廊、替代空間、公共空間,有甚麼不一樣?
5.甚麼都可以是〝藝術〞嗎?(當代藝術的品味與價值判斷,藝術是否有〝界限〞?)
第十四週 修正內容草稿(二)
※本周課程重點:(同上)
第六週 借鏡國際大展,反思台灣藝術的發展
※本周課程概要:在全球化的潮流下,地區性的自省意識與自我認同的需求愈發強烈,放眼國際,許多藝術家很努力地創作具有在地特色的藝術作品,呈現出多元的政治訴求、經濟需要或文化特殊性,成為當代藝術史研究的熱門議題。在這個在地化的潮流之下,沒有所謂不重要、邊陲的藝術史,只有是否被紀錄、被看見的問題。
※本周課程重點:
1.從歐美國際大展看藝術創作的在地化題材,以德國文件展(德國)、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與惠特尼雙年展(美國)為例。
◎簡介這三個當代藝術大展的重要性及影響,也引導學員看出參展作品的〝在地化〞、〝邊陲〞的內容及表現手法。例如:少數族裔、外來移民、性別爭議、愛滋病議題等。
2.從東亞地區的雙年展看亞洲文化勢力的抬頭與自主,以光州雙年展(韓國)、上海雙年展(中國)、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日本)為例。
◎90年代末期以來,東亞地區的政治、經濟及文化勢力大幅躍升,許多國家也紛紛舉辦藝術雙年展,以展現文化水準及實力。亞洲地區的〝國際大展〞與歐美強國所辦的展覽,內容題材及展現方式有很不一樣嗎?是否更能整體呈現出東亞文化的特色呢?
3.台灣藝術的發展,幾種反省與理解的態度。
◎學員在了解台灣藝術史的概要面貌之餘,也藉由國際大展的比較,反思與發現台灣藝術發展的特殊性。
第十五週 製作發表的影片、海報或投影片內容
※本周課程重點:以分組討論如何呈現調查報告為主。要製作影片者,可先擬定影片內容腳本,製作海報者或投影片者,可先規劃內容綱要。
第七週 板橋藝術文化發展的概要介紹
※本周課程重點:
1.板橋的文化發展歷史— 清末林本源家族的文化影響力。
2.板橋的現代藝術教育— 從國立藝專到台灣藝術大學,台藝大對板橋藝文發展的影響。
3.板橋當代文藝發展的推廣與普及— 以板橋435藝文特區、府中15、新北市藝文中心展覽廳為例。
第十六週 製作發表的影片、海報或投影片內容
※本周課程重點:希望學員們已大致完成影片或海報、投影片的製作,分組進行草稿發表,同儕意見交流。
第八週 庶民藝術家講座
※本周課程重點: 講師邀請現居於板橋的藝術工作者到班演講,與學員分享其成長經歷、創作歷程及作品賞析。讓學員先具備與藝術家對話的感覺與態度。
第十七週 公共論壇與社區講座活動、教與學成果研討
第九週 田野調查的介紹及實作方法
※本周課程重點:
1.田野調查是甚麼?
2.田野調查的前置作業與適當的工具配備
3.田野調查的方法與成果
4.田野調查的工作倫理與注意事項
第十八週 公共論壇與社區講座活動、教與學成果研討
授課方式 口頭講述、投影片放映、講義。
評鑑方式 準時出席、課堂提問與討論、參與參訪活動與資料收集與寫作、發表
閱讀資料 1.謝里法,《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市:藝術家,1995)。
2.李欽賢,《台灣美術閱覽》,(台北市:玉山社,1996)。
3.林小雲、王品驊主編《流變與幻形》,(台北市:世安文教基金會,2001)。
4. Giulio Carlo Argan,Maurizio Fagiolo; 曾堉、葉劉天增譯,《藝術史學的基礎》,(台北市:東大,1992)。
*不同課程主題會提供上課講義,及相關閱讀書單。不強迫購買書籍,但有事先看過會更好。上述書籍皆可於新北市立圖書館借閱。
材料費用 請學員自備上課用筆記本與書寫文具,或自備數位相機、個人電腦或錄音筆以便製作發表訪查內容。

回板橋社區大學 2017年 秋季班課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