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14 台灣歷史采風與踏查

5 月 21st, 2018 // In: 板橋社區大學課程 // By: Comments 0

課程編號 182114
課程名稱 台灣歷史采風與踏查
課程講師 魏正岳
課程主旨 帶領社大學員到原住民部落參訪、台灣歷史名人文化采風、踏查台灣歷史遺跡、追尋英雄人物故事,進而瞭解台灣歷史發展脈絡。
講師簡介 台中高農食品加工科、南亞工專化工科、輔大歷史系學士、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輔大軍訓教官,以上農工軍教文史學習背景經驗,敘述歷史發展,游刃有餘。曾獲2005台北市社區大學優良課程、2006全國社區大學人文類優良課程。帶領陸客遊台灣全島4年的經驗,具有華語領隊、華語導遊證照。
上課時間 週五 晚上19:00~21:30
上課地點 板橋社區大學 忠孝國中校區
選課學員條件 任何人都可以選課,完全開放任何學歷、年齡來研習。
課程大綱與進度
週 次 內 容 週 次 內 容
第一週 相見歡,選舉幹部,介紹全期課程上課方式,解釋歷史如何精采與生動。 第十週 鄭經西征,受吳三桂的邀請共同出兵參加三番反清戰爭,初時福建地區人民喜迎王師,後期軍心渙散失敗而歸,最後鄭經回台竟然不理政事,致使台灣國力衰退,鄭克塽與鄭克臧兄弟鬩牆,鄭克臧被殺。
第二週 台灣的原住民:原住民族有何文化特徵?16個族群分布範圍在那裡?歷史上的原住民,平埔族是怎麼消失的?事實上,目前還留有葛瑪蘭族、阿美族與邵族,是平埔族的一部分。 第十一週 鄭氏王朝的政爭,鄭經死後的內部發生血淋淋爭奪權位的政爭,鄭克臧被殺,鄭克塽即位,政爭的背景與過程悲慘至極,課堂上將有詳細的解說。
第三週 荷蘭人為什麼要到台灣來?本來荷蘭人是要去澳門的,可惜澳門已經被葡萄牙佔領,就想說到中國佔一個地方為據點,做為在遠東貿易據點,卻被明朝福建巡撫南居益派人趕走,並指派鄭芝龍引導荷蘭人來不屬於明朝領地的台灣…。 第十二週 施琅攻打台灣的手段與澎湖海戰,當時福建巡撫姚啟聖利用許多政治奸計,以金錢美屋誘惑在台文武官員,瓦解台灣上下民心,突破台灣防衛心防,開啟了施琅攻台的有利契機,最後姚啟聖的下場如何?
第四週 荷蘭人在台灣,鄭芝龍通葡萄牙語言,受命帶荷蘭人來台灣,不久李旦死亡,鄭芝龍趕去日本接收李旦地位,成為海盜頭目。荷蘭人如何與西拉雅族的原住民相處? 第十三週 施琅攻台,鄭成功的仇敵施琅,原來是鄭成功的部屬,叛鄭降清帶兵攻打鄭氏王國,1683年陰曆七月占領澎湖,逼迫鄭克塽投降。 康熙:台灣乃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失之無所損。施琅〈恭陳台灣棄留疏〉上書康熙皇帝,極力爭取將台灣納入版圖,次年1684台灣納入大清帝國版圖。 施琅的用意為何?他是愛國志士?還是利益薰心的海盜型投機政客?
第五週 鄭成功為什麼要抗清?又為什麼帶兵來臺灣驅逐荷蘭人?這一連串內幕與歷史真相是台灣歷史精彩的片段! 第十四週 清朝官吏現形記,清康熙採取消極治台政策,致使來台官吏無所作為,「三年官,兩年滿」「做官哪無吃錢,吃飯就要攪鹽」貪官汙吏是當時台灣社會的寫照。
第六週 荷蘭人向鄭成功投降,圍攻了九個月的熱蘭遮城,雙方都精疲力竭,鄭成功獲勝的關鍵是什麼?鄭成功在台南如何建立新的行政區?鄭成功不久死亡?死亡的原因是什麼? 第十五週 官逼民反,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閩客械鬥、漳泉械鬥,台灣成為羅漢腳的世界,目前中元節台灣社會拜好兄弟,即因歷史上的分類械鬥而來。
第七週 鄭經繼位,鄭經是怎樣的一個人,鄭成功有傳位昭書給鄭經嗎?他是用什麼方法帶兵來台灣繼 承延平王的地位?課堂上將有精彩的解說… 第十六週 朱一貴事件,高雄內門鄉鴨母王朱一貴憤而起義抗清,佔領全台,台灣各地官吏全都跑去澎湖避難,這是第一次大規模抗清事件,事件過後新增彰化縣轄區。 一連串精彩的台灣歷史故事,將在板橋社大做一系列的開講,讓歷史知識全部解放,讓全民認識台灣歷史的真相。
第八週 提前在星期日上午與下午「歷史采風與踏查」活動:上午在桃園原住民族文化會館實地認識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化與特徵。下午到大溪老街實地踏查全台保留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個最密集完整的一條老街,這條老街代表台灣歷史發展進入現代化的意義,值得參訪。 第十七週 公共論壇與社區講座活動、教與學成果研討
第九週 第十八週 公共論壇與社區講座活動、教與學成果研討
授課方式 以室內powerpoint投影文字解說為主,配合少數幾次室外導覽教學,前往歷史事件發生地點,實際體驗歷史事件的發生原因,讓知識與生活結合,體驗歷史知識的可貴、可用之處。
評鑑方式 教室出席率60%、參與校外教學活動20%、學習態度20%
閱讀資料 到圖書館自行借閱有關台灣歷史書籍,到社大上課不需要準備書籍。教師已經充分準備了文字教材,透過powerpoint投影文字解說,作為歷史教學的講課方式。
材料費用 校外教學的交通費用、餐食或是住宿費用、及不可預測的必備費用,請學員自付。

回板橋社區大學 2018年 秋季班課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