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02政治學:台灣政治發展

12 月 29th, 2011 // In: 板橋社區大學課程, 課程資料 // By: Comments 0

 課程編號:121202

 課程名稱:政治學:台灣政治發展

 授課講師:倪世傑

 課程主旨: 政治學公民識讀推廣,從政治學專業的角度重新理解台灣政治發展。

 講師自我簡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比較政府與政治組),長期參與工人運動、專長為工會政治學、資本主義發展、環境政治學。

 上課時間:週二晚上7:00~9:30

 選課學員條件:需閱讀

 課程大綱與進度:
第一週:發展問題總論
主權的觀念與資本主義發展如何形成了我們所認識的現代國家(modern state),與過去的政治制度相較,什麼又是現代國家?現代國家有何特性?為何現代國家與發展往往結伴而行?又是哪些因素影響了發展過程?
關鍵詞:發展、資本主義、現代國家、社會分歧、戰爭

第二週:世界當代歷史中台灣的「浮現」:台灣與世界體系
台灣是16世紀商業資本主義下西班牙、荷蘭往東方拓殖的重要轉運站,之後歷經明鄭、大清國以及日本殖民地的統治,進入世界體系與做為殖民地的台灣,在國際政治上呈現出何種重要性?對台灣未來的各項發展,又提共了哪些基礎與經驗?
關鍵詞:世界體系、帝國主義、殖民地經濟、移民社會

第三週:戒嚴時期下的國家與社會—冷戰反共體系的建立
國際冷戰體系自二戰終戰後登場,為防止共產主義集團蔓延,東亞島鏈國家成為美國主導資本主義陣營的反共最前線。東亞國家如韓國、台灣、印尼等國都掀起鎮壓國內共黨勢力的腥風血雨,這對政治發展產生何種影響?為何在同樣的情況下,台灣與韓國的反對運動對美國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態度?
關鍵詞:冷戰體系、共產主義、白色恐怖、戒嚴

第四週:戒嚴時期下的國家與社會—論土地改革
地主與農民之間形成的地佃關係一直是前工業社會的主要特徵,土地所有權問題、農民受到世界市場的衝擊往往成為社會革命的關鍵,甚至影響之後往工業化社會過渡。蔣介石政權來台為何需要馬上進行土改?台灣的土改與中國的土改又有何異同之處?對政治的穩定與發展產生何種影響?
關鍵詞:土地改革、農民、地主、共產主義

第五週:政治轉型期的國家與社會—第三波民主化
台灣的「寧靜革命」是全球第三波民主化中鮮見的轉型典範。何謂第三波民主化?究竟有哪些因素促進台灣民主轉型過程中相對的平和?
關鍵詞:第三波民主化、現代化理論、民主轉型、保釣、美麗島事件

第六週:憲政體制改革—舊法統的存廢與新法統的建立
台灣民主運動除了爭取民主化—國會全面改選及之後的總統直選以外,對國家體制的調整也是歷次修憲的重大工程。台灣的憲政體制在民主化過程進行了哪些調整?台灣的雙首長制又有何特點?對台灣政治又造成何種影響?
關鍵詞:動員戡亂時期、中華民國憲法、三月學運、六四事件、蘇東波

第七週:發現台灣社會力—解嚴後的台灣社會運動
解嚴後解開了公民權利的枷鎖,台灣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累積的矛盾,像是環境污染、被剝奪勞工權益、受歧視的婦女與原住民等尖銳的社會議題開始成為民眾抗議、請願的原因,集體行動瞬間勃發。解嚴後的社會運動具有什麼樣的特性?在政治民主化當中扮演何種角色?
關鍵詞:勞工運動、環境運動、社運與政治

第八週:發現台灣政治力—後殖民時代的國家身份之爭
國家身份之爭在1949年後即在台灣社會發酵,保釣運動、中美建交後中華民國國家身份問題一直到今天都是政治爭論的核心。處在後殖民階段的台灣,國家身份問題如何成為政治訴求?又對台灣政治發展產生何種影響?
關鍵詞:後殖民、身份政治、本土化

第九週:兩岸關係—從漢賊不兩立到兩岸關係再緊張
觀察台灣的政治發展不能缺少兩岸關係的面向,而兩岸關係又受到國際政治結構性的變化以及國內身份政治的界定過程所影響。有哪些因素影響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的看法?抗衡或扈從中國的策略又為何及如何形成?
關鍵詞:冷戰、改革開放、民主化、戒急用忍、中國威脅論、美日安保體制

第十週:10. 兩岸關係—和解時代的開展
自1987年後兩岸「政治冷漠、經貿熱絡」的現象一直持續到2008年出現轉機,台北與北京在2008年後刻意營造的良好的政治氣氛,各項協定也在歷次的江陳會後陸續簽署。在兩岸和解的狀況下,對台灣民主政治、身份政治的發展有何影響?
關鍵詞:中國崛起、民主和平、資本主義和平、2008經濟危機

第十一週:台灣與世界—國家身份與國際外交
台灣民主化之後不斷試圖突破北京對台北的國際封鎖,在國際正式官方承認國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台北方面運用哪些資源與手段讓台灣「走出去」?台灣走出去的動作自然讓北京大為光火,不斷打壓台灣外交生存空間,2008年後政府採取「活路外交」,在活路外交下,在對外事務上,台北是擁有更多的自主權?還是受限更深?
關鍵詞:漢賊不兩立、務實外交、金錢外交、烽火外交、活路外交

第十二週:戒嚴時期下的國家與社會—外貿導向經濟與發展主義國家
為何在1980年代,日本、韓國與台灣等東亞國家成為經濟高速發展的代名詞?為何這些東亞國家能夠快速進行工業化同時實現國民財富的暴增?政府在經濟治理的過程中扮演何種角色?
關鍵詞:發展型國家、國族主義、全球生產價值鏈

第十三週:公共論壇暨紀錄片影展週(本週不排課,全校學員參與論壇)

第十四週:政治轉型期的國家與社會—經濟自由化
1980年代之後從英美颳起一場經濟自由化的旋風,台灣從1980年代中期受其影響,開始著手經濟自由化戰略,其時經濟部國貿局長蕭萬長被蛋農蛋洗,以及20年後「白米炸彈客」楊儒門的義舉,都是對經濟自由化的反映。究竟這一波經濟自由化的內涵是什麼?台灣又如何處理迎向經濟自由化?台灣民間社會對經濟自由化又有哪些具體的因應方案?
關鍵詞:新自由主義、自由化、工會運動

第十五週:產業轉型與產業升級
在資本主義的國際競爭下,如無法進行產業結構的轉換就難以在國際市場立足,被低勞動成本優勢國家所替代,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的產業升級成為國家主要經濟政策方向。但在轉型的過程中,往往造成關廠失業等社會問題。台灣政府如何擘劃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產業升級帶來了哪些新的風險與機遇?
關鍵詞:全球生產價值鏈、產業升級、OEM、ODM

第十六週:政黨政治發展
我們常聽到對政黨的形容詞往往是「政黨惡鬥」,但是為何台灣的政黨體系為從「溫和多黨體系」變遷到「兩黨制」後,政黨惡鬥的現象並未消失?台灣民眾對政黨政治為何每每擺出一副厭惡的態度,但是大選投票率又高於工業民主國家平均值甚多?台灣民眾是否信任政黨、對代議民主又呈現出什麼樣的看法?
關鍵詞:選舉制度、政黨體系、政治信任、社會分歧

第十七週:台灣民主政治、經濟發展與對外關係的展望
經濟危機往往會促成既有政策結構與政策目標的變動,甚至促成政黨體系的變遷。台灣政府如何面對2008年的經濟危機及其之後的經濟衰退?當中國、美國、歐洲三大經濟體同時陷入經濟衰退,又會對外銷導向的台灣經濟產生何種影響?衰退引發的低/負增長及失業問題是否會造成新社會分歧的可能?台灣又是否會出現政黨重組?
關鍵詞:改革開放、全球生產價值鏈、2008經濟危機、不確定性

第十八週:成果發表週(本週不排課,全校學員參與成果發表)

 授課方式: 每堂課程講授部分主要為概念解說,並配合學員的政治經驗進行討論。

 評鑑方式: 上課出席率須達15堂,並將概念融入當週課程主題,以政治學的專業角度重新理解台灣政治。

 閱讀資料:由講師準備

 材料費用:影印費約300元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