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03聆聽黑膠時代:從台灣歌謠看城市文化
課程編號:121203
課程名稱:聆聽黑膠時代:從台灣歌謠看城市文化
授課講師:李志銘
課程主旨: 聲音確實有種看不見的力量,能使人安心,也能讓人焦慮。我們的記憶如此被影像佔領,你可以閉上眼睛不看東西,但你卻很難直接關閉聽覺讓耳根清淨。生存在這二十一世紀現代社會,各種形態的環境音響如大氣無時不在包裹著每個人,我們浸泡在各式各樣由城市生活與歷史脈絡形塑的聲音裡頭。本課程旨在打破各類音樂的形式界線,透過聆聽欣賞黑膠唱片,引導學員重新發現生活周遭地方的聲音特色,並發掘每一首歌曲聲音背後與自己相關聯的故事或場景。啟發學員對於城市聲音環境的想像力,並透過實地聲音採集深耕於土地。
講師自我簡介:曾任職都市規劃顧問公司、出差馬祖駐地生活八個月擔任當地社區營造中心專員。餘暇之際偏嗜在舊書攤中窺探歷史與人性,筆下兼治空間、社會、音樂與台灣文學等跨領域書寫,著有《半世紀舊書回味》、《裝幀時代》。
上課時間:週二晚上7:00~9:30
選課學員條件:毋需具備專業樂理基礎,但需聽力健全且閱讀中文參考書籍無障礙,學員需自備簡易錄音器材(mp3手機、MD、錄音帶、錄音筆皆可)以做戶外參訪之用。
課程大綱與進度:
第一週:漫談聲音與記憶~音景(Soundscape)概念解說、聲音漫步(Soundwalk)、田野錄音(Field Recording)、樂音與噪音、聾與聽。
第二週:諦聽那鳥兒鳴唱~聲音的季節感、「黃鶯出谷」的性別與美學意涵、梅湘《鳥類圖誌》、莫札特歌劇《魔笛》、貝多芬《田園》交響曲、影片欣賞《心靈之歌》。
第三週:蟬聲與蛙鳴交響曲~《台灣四季蟬聲》、蔡琴《木棉道》、澎葉生《蛙蛙哇》、台語老歌黃三元《晚頭仔水蛙》、影片欣賞《最遙遠的距離》。
第四週:當雨季來臨~聲音的包覆性與溫度感、日本水琴窟之音、中國傳統器樂古曲《高山流水》、譚盾《水樂》、王夢麟《雨中即景》、羅大佑《天雨》。
第五週:海洋的歌~聲音的永久存在感、台灣沙岸岩岸的海潮音景差異、孟德爾頌《芬加爾洞窟》、德布西《海》、吳金黛《我的海洋》。
第六週:城市鐘聲何處尋~倫敦西敏寺大笨鐘、「日本の音風景100選」、葉俊麟《淡水暮色》、梅湘鋼琴套曲《聖嬰二十默想》、帕特極限音樂(Mimimalism)「鐘鳴作曲法」。
第七週:戶外參訪-台大校園(或青年公園)聲音採集~尋訪採集蛙鳴、鳥叫、蟲鳴、水流、敲鐘等自然環境聲音。
第八週:屬於一座城市的主題曲~音樂的地方感、王芷蕾《台北的天空》、陳明章《新莊街》、電影配樂《戀戀風塵》、郭子究《花蓮舞曲》、江文也《台灣舞曲》。
第九週:夜晚流淌著比白天更多的浪漫~鄧雨賢《月夜愁》、姚讚福《夜半的大稻埕》、侯孝賢《最好的時光》、許常惠長笛無伴奏獨奏曲《盲》、姚蘇蓉《今天不回家》禁歌事件。
第十週:速度飛快車(一)~Pierre Schaeffer《火車鐵路練習曲》、魏拉羅伯斯「鄉巴佬小火車」、Bob Dylan《Slow Train Coming》、羅大佑《原鄉》、蘭陽民謠《丟丟銅仔》、呂泉生《飛快車小姐》。
第十一週:速度飛快車(二)~交通噪音的流動性、台灣加工出口區女工的聲音記憶與鳳飛飛、侯德健創作歌曲《高速公路》、蘇芮主唱汽車廣告曲《跟著感覺走》、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
第十二週:聽見遠方有戰爭~巨大聲響的威脅感與暴力美學、白遼士與華格納、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燈》(金門電影「單打雙不打」配樂專輯)、小提琴弦音與農民革命的關係。
第十三週:公共論壇暨紀錄片影展週(本週不排課,全校學員參與論壇)
第十四週:消失的市井叫賣聲~叫賣聲作為一種聽覺的鄉愁、凝視「江湖走唱人」面貌的詞曲作家郭大誠、劉福助主唱《台灣小吃》、方瑞娥《台北迎城隍》。
第十五週:戶外參訪-台灣歌謠故鄉大稻埕(或淡水老街)聲音採集~尋訪採集傳統市街叫賣、文化產業、人群對話、街道漫步等人文環境聲音。
第十六週:穿越街道的節奏與身體(一)~城市「街道芭蕾」(street ballets)、「顧爾德式」聆聽對位法、影片欣賞《獨奏者》。
第十七週:穿越街道的節奏與身體(二)~台灣街頭競選歌曲、反共愛國歌曲。
第十八週:成果發表週(本週不排課,全校學員參與成果發表)
授課方式: 主要播放黑膠唱片(或MP3)穿插相關題材影片欣賞,並以自編課堂講義(PPT)進行講授音樂背景與城市文化等相關知識。
評鑑方式:從音樂賞析出發,逐步引導學員去思考聲音的意義,並用錄音機錄下一段生活週遭的環境聲音,試圖去挖掘或想像出一段故事,每學期繳交作業的採集錄音檔案資料將逐步累積建立分門別類的「城市聲音地圖」。
閱讀資料:《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時報出版社)、《都市發聲-城市、聲音環境》(上海人民出版社)、《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桂冠圖書)。
材料費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