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02走讀城市:鐵道少女的奇幻旅程
課程編號:121502
課程名稱:走讀城市:鐵道少女的奇幻旅程
授課講師:楊清芬、陳書吟
講師簡介:
楊清芬: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曾任規劃師。著有「飛夢共和國(與康旻杰合著)」、並翻譯一些繪本。目前於大學中擔任課程教師。
陳書吟: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參與過古蹟保存和保護大樹行動,曾經擔任建設公司的規劃師、曾經是美術館裡的教育推廣人員,也曾經和藝術家一起策劃展覽…在眾聲驚訝中,嘗試各種不同的工作。現任職於板橋社大、瑞芳社區大學主任秘書。曾經在板橋社區大學擔任春 / 秋日漫遊台北城: 101 種空間閱讀術、城市電影院課程講師。著有《小站旅行 綠光寶盒 三貂嶺》一書。
選課學員條件:對於探索空間裡的人情物事有興趣的學員。
課程主旨:
「我們與所生活的城市/環境如何發生關連?」透過和學員共同探索城市當中你我所熟悉的生活街巷,和發生在其中的人物事,理解個人的生活經驗如何與環境發生關連。城市裡的日常街景、生活區域,以及個人生活領域都是這門課程要和學員共同運用各種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與認識。歡迎有興趣的學員一起穿梭於城市街巷中進行探索。
上課時間:室內課 週一19:00-21:30;戶外課 週末9:00-13:00或13:00-17:00。
課程大綱與進度:寶藏巖藝術村參訪需配合開村日,因此可能會調動時間。
第一週:導讀城市(講師:楊清芬、陳書吟)
本週將為大家簡介本學期課程。導讀城市的由來與變遷,了解我們所居住的城市空間如何成為今天我們所見之面貌(一)。
第二週:導讀城市的由來與變遷,了解我們所居住的城市空間如何成為今天我們所見之面貌(二)。同時並說明走讀城市空間的方式,建立屬於自己的旅遊日誌。介紹一些記錄方式:拓圖、音景、依主題記錄成地圖、依不同主角視野紀錄。(講師:楊清芬1)
第三週:戶外參訪『變遷城市(一):漢人落腳台北之處』(講師:楊清芬2)
參訪點:台北老地區艋舺,包括剝皮寮、青草巷等地。
電影「艋舺」把剝皮寮沸洋洋宣傳開來,第一次的戶外課要和大家一起穿梭在艋舺的街巷當中,初探台北!大家一起來記錄變遷城市。
第四週:小憩一週
第五週:戶外參訪『變遷城市(二):台北新富貴之處』(講師:楊清芬3)
參訪點:信義計畫區之富貴之旅,以及探詢新舊參雜的痕跡。此處為台北市第一處藉由都市設計規劃之區域,這是為誰而設計的地區?參訪上天遁地串連的消費空間。眷村改造的四四南村,以及鄰近的私有城市農園。
第六週:小憩一週
第七週:【室內課】:城市藝趣。簡介城市正式與非正式的藝術表現。城市需要藝術的粉裝嗎,藝術會提升城市人生活品質嗎,城市人承受得了各式的「藝術轟炸」嗎。(講師:楊清芬4)
第八週:戶外參訪『城市藝趣』(講師:楊清芬5)
參訪點:(台電大樓站及台大校園內)公共藝術,公館附近塗鴉、與『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生活在城市中,生活周遭有著許多正式與非正式的藝術表現,也代表著不同眼光凝視城區,用各種方式討論空間。
第九週:小憩一週
第十週:【室內課】(講師:陳書吟1)
空間觀察角度大不同,這一節課要介紹不同角度的空間解讀方式,不同的身分角色對於相同的地方場所會有不一樣的解讀,當我們在城市裡逡巡,轉換自己的視野在城市當中遊歷,對於我們的城市空間將會有不同的認識。
第十一週:戶外參訪『校園空間』參訪點:三貂嶺碩仁國小(講師:陳書吟2)
帶領同學參訪由社大所策畫改造的閒置校園-碩仁國小,認識民眾的藝術、社區參與如何進行,並實際參與溯河的行動藝術,實際體驗當代藝術如何在空間和行動中展現。
第十二週:小憩一週
第十三週:公共論壇暨紀錄片影展週(本週不排課,全校學員參與論壇)
第十四週:戶外參訪『女性記憶空間』:五分埔、饒河夜市(一)(講師:陳書吟3)
五分埔是流行成衣的集中地,若驛不絕的店家不只象徵著時尚衣著風格的更迭,也代表著女性勞動者在城市發展過程裡,在空間中留下活動軌跡。這堂戶外課要帶大家用不一樣的角度觀看空間。
第十五週:小憩一週
第十六週:戶外參訪『女性記憶空間』:迪化街、永樂市場(二)(講師:陳書吟4)
南北貨集散於熱鬧不已的迪化街,迪化街歷經保存過程,散佈在鄰近街巷中和永樂市場裡的布料行,其更迭替換是另外一處女性的記憶地點。
第十七週:小憩一週
第十八週:成果發表週(本週不排課,全校學員參與成果發表)
授課方式:分室內課和戶外課進行,室內課程以討論方式進行,戶外課主要在上述地點進行導覽解說、實地觀察討論。
評鑑方式:出席情況
閱讀資料:無
材料費用: 學員須自行負擔戶外參訪的車資、保險與用餐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