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13水湄小天涯:河岸旅行看台北

1 月 11th, 2012 // In: 板橋社區大學課程, 課程資料 // By: Comments 0

課程編號:121513

課程名稱:水湄小天涯:河岸旅行看台北

課程講師:劉鴻濃

課程主旨:
台北,你已經走透透,看透透了嗎?你經過的台北,有哪些所在,跟別人不一樣?讓我們帶者旅行的心情,以及觀察的態度,從新/心看看台北吧!!

本課程以臺北盆地最主要的河流—淡水河流域為範圍,讓我們化身為旅人,從時間的縱軸著手,觀察水岸所群聚的人們,如何創造出自己的空間,並反思大台北河岸都市,發展至今,我們要怎樣想像這裡的未來,以及如何理解現今發生在這些空間裡的現象。

這是一門以戶外觀察與紀錄為主的課程,期待藉由參與並操作「觀察」方法的實際經驗,體會對空間與地方的各種理解方式,以增進對都市或地方發展的多元想像,從而讓反省自身所在的環境,如何能更好?這一議題,有更深一層的答案。

課程實際操作面上,戶外課程佔了約二分之一時間,範圍則從新店溪上游開始,探索在不同時空中,人與水的關係,一路沿著溪水,匯入淡水河,一直到出海口。觀察方法,我們採用不同於學院派的集體記憶生活記錄方式,採擷足以印證地方特色的物件,並以及體創作的方式,分別從「空間的形成」、「時間的雕塑」與「人群的活動」三種切入點,完成學員的共同作品。

講師簡介: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曾任律師,長期擔任崔媽媽基金會、日日春協會以及都市改革專業者組織。。。等非營利組織的法律顧問。轉入空間專業研究後,從事都市更新、城鄉規劃設計等工作,現於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基金會擔任規劃設計師。

上課時間:室內課:星期五晚上7:00~9:30、室外課:星期六,確定時程,另行安排。

選課學員條件:識字、能走、會講,擇一即可。

課程大綱與進度:
第一週:河與都市,水與人共處的空間。課程介紹、認識夥伴、介紹幾種紀錄與觀察的方法。
第二週:議題一:水畔聚落的形成,基地介紹與討論
第三週:室外課:觀察與紀錄,基地一:新店塯公甽聚落(光復後移民圈)
第四週:室外課:觀察與紀錄,基地二:平溪老街。(早期漢族移民史的縮影)
第五週:室外課:觀察與紀錄,基地三:溪洲部落。(阿美族的城市落腳)討論與製作「意象地圖
第六週:議題二:水與聚落的變遷,基地介紹與討論。
第七週:室外課:訪談與紀錄,基地四:寶藏巖聚落。(老兵創造的異質空間)
第八週:室外課:訪談與紀錄,基地五:大稻埕與碼頭。(漢人與商業空間)
第九週:室外課:訪談與紀錄,基地六:三腳渡碼頭(被遺忘的空間)。討論與製作「歷史脈絡繪本
第十週:議題三:水與人群關係的轉變,基地介紹與討論
第十一週:室外課:訪談與紀錄,基地七:歸綏街語文萌樓。(風華與風塵)
第十二週:室外課:訪談與紀錄,基地八:淡水老街碼頭。(生命與生活)
第十三週:公共論壇暨紀錄片影展週(本週不排課,全校學員參與論壇)
第十四週:室外課:訪談與參觀,基地九:大漢溪河灘生態保留區。(休閒與生態)討論與製作「居民活動群像
第十五週:議題四:水與都市未來的去向。
第十六週:綜合討論:我們所在的環境與世界,我們走過的路與未來的路
第十七週:討論與製作「未來發展前景想像」
第十八週:成果發表週(本週不排課,全校學員參與成果發表)

授課方式:
本課程著重於環境的觀察,以實際操作「觀察」與「紀錄」為重,共有四大議題,每個議題分為三部份,一為課堂講解議題重點與可能發展出來的相關問題或現象,二為外出旅行,即基地現場觀察以及各種紀錄方式的操作,三為學員討論與製作旅行的紀錄成果。
除講師講解部份約佔四分之一時間外,其餘課程,均由學員共同參與基地訪談與觀察。所以有二分之一的室外課時間,是由學員輪流擔任安排旅行流程與觀察內容。透過互動的過程,以及彼此的理解,讓學習成果呈現更廣泛的涵蓋面與可能性。最後的四分之一時間,則用於學員討論以及參訪成果的紀錄製作,是實際操作並留下紀錄的「動手」與「動腦」時間。

評鑑方式:課程出席應達三分之二,並分擔旅程安排、講解與互動討論之內容。

閱讀資料:隨堂資料

材料費用:製圖材料與影印費約500元。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