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旅遊趴趴走:走看廟宇逛市集
11 月 28th, 2011 // In: 課程資料 // By: admin
回課程介紹
|
課程名稱:112201
課程名稱:鄉土旅遊趴趴走:走看廟宇逛市集
授課講師: 陳麗娜
課程主旨: 台灣早期的地方發展總離不開廟宇的方圓。常民在神明的守護下,安心於斯土、安身於斯土,後而安定家園,進而開發及發展,促使地方繁榮。移居台灣來自不同族群,各有其守護的神祇,因此本課程設計以北台灣區域為主,藉由實地觀看廟宇主祀神,可得知當地的族群屬性,並實際體驗地方社群互動的市集。
講師自我簡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碩士,現為台北縣板橋市圖書館館員及國中小母語支援教師,曾任樹林民俗改良會講師,及台北縣古蹟導覽員。
上課時間:週四晚上 19:00~21:30
學員選課條件: 閱讀能力約具高中程度之一般民眾與新住民
課程大綱與進度:
第一週:課程介紹、互相認識 。
第二週:認識北 台灣地方發展與宗教信仰關係。
第三週: 新莊 地區發展與廟宇 ( 廣福宮 – 三山國王 ) 之關係 。
第四週:實地參觀新莊 五大廟宇 及體驗北台灣最早開發之新莊市集 。
第五週:將實地採集之做資料編輯與心得撰寫
第六週:將實地採集之做資料編輯與心得撰寫
第七週:分組報告與心得分享
第八週: 樹林 地區發展與廟宇 ( 濟安宮 — 保生大帝 ) 之關係 。
第九週:實地參觀廟宇及體驗樹林市集及特色 。
第十週:將實地採集之做資料編輯與心得撰寫
第十一週:分組報告與心得分享
第十二週: 金山 地區發展與廟宇 ( 廣安宮 – 開漳聖王 ) 之關係
第十三週: 公共論壇暨紀錄片影展週(本週不排課,全校學員參與論壇) 。
第十四週:實地參觀廟宇及體驗樹林市集及特色 。
第十五週:將實地採集之做資料編輯與心得撰寫
第十六週:將實地採集之做資料編輯與心得撰寫
第十七週:分組報告與心得分享
第十八週:成果發表週(本週不排課,全校學員參與成果發表)
授課方式: 利用 ppt 簡報導引認識,並實地參觀、體驗與採集資料,學員進行資料編輯和互動討論。
評鑑方式: 上課出席率須達三分之二,課程進行願參與資料收集和討論
閱讀資料:無
材料費用: 影印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