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463 塗鴉的探索:藝術家與我

5 月 29th, 2014 // In: 板橋社區大學課程 // By: Comments 0

課程編號 142463
課程名稱 塗鴉的探索:藝術家與我
課程講師 黃純真
課程主旨 透過藝術創作課程進行自我的探索,以介紹認識藝術家的創作思考和形式的關係為起點,我們也來體會和試驗同樣的創作狀態,實際操作並實踐之後,是否能體察藝術家之創作觀念和作品形式之關係 ? 以及其中的形式思維 ? 透過實際創作來體會創作,並藉由藝術家之作品型是實踐的觀念,來回看自己的創作狀態,塗鴉和繪畫性的探索?
課程進行前提: 希望參與的學員,除了聽講之外,能參與創作作品,並於學期終了之際,舉辦一場小展覽,分享我們創作的狀態。上課期間隨時可以討論微調展覽的內容、創作形態以及展覽場所。本課程希盼每個人回到觀察自己、關心自己為基本,以藝術創作的手法,從追尋自己的創作可能開始出發,觀照自己與周遭人群、環境甚至世界的關係。
講師簡介 藝術創作者,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主修裝置藝術和複合媒材。目前是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講師、阿米松兒童藝術學校資深教師和台灣藝術大學文創處之駐村藝術家。曾擔任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意中心特聘研究員,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的創始成員以及研究員,新莊社大《生活美學社》課程講師,朱銘美術館師資培訓講師,龍華科技大學遊戲系之當代藝術課程講師,台北市立三重國中美術老師。
上課時間 週二 晚上19:00~21:30
上課地點 板橋社區大學 中山國中校區
選課條件 對藝術創作有興趣之人,喜歡探索自我和世界之關係。
課程大綱與進度
週 次 內 容 週 次 內 容
第一週 創作暖身1:視覺和觸覺的交錯
教學重點/目標:同伴互相畫彼此,以線條成形,此條線條盡量不能斷,當眼睛注視對象,筆描繪對象時,眼睛不能看紙,只能看著對象物,透過眼睛的專注,傳到手的觸覺,練習眼睛到手之間的專注力和敏感力,藉以思考視覺與觸覺的相互交會的可能。
工具材料:A4紙40張、各種硬筆皆可(簽字筆、粉蠟筆、各式鉛筆2B-6B等)、紙膠帶、數位相機
第十週 综合討論和比較
教學重點/目標:以素描痕跡的概念,介紹幾位藝術家 : 塞.湯布利(Cy﹒Twombly) 、波洛克(Jackson Pollock),蘇拉吉(Pierre Soulages),達比埃斯(Antoni Tàpies)和亨利米修,並以實作創作形式來和這五位藝術家的創作對話,以實際操作來體會藝術家的形式構成,並討論之間的關係?創作實作體驗前後和觀看之間的關係?仔細分享四位藝術家之間創作上的差異點和創作手法上的關係?是否可以看見創作者和作品形式之間的觀念思維?之後並加入討論和比較五位藝術家的創作形式之異同?
第二週 創作暖身2:動態速描
教學重點/目標:描繪對象,以速度為限制,練習靠身體動覺和觸覺直覺,思索視覺在此是什麼樣的角色?專注是非常重要的狀態,藉此方式來反思身體書寫的可能?
工具材料:8開圖畫紙30張、各式鉛筆2B-6B、炭筆、碳精筆、粉蠟筆、紙膠帶、素描保護膠、數位相機
第十一週 藝術家專題2-1 康定斯基:點線面的音樂性
教學重點/目標:以繪畫性和音樂性的概念,介紹二位藝術家 : 康定斯基和克利作品中式如何呈現音樂性?康定斯基看到現有的繪畫方式無法表達他內心的感受,他需要的是一種純繪畫,看時應像聽音樂一樣具流動性。康定斯基如何受到莫內的啟發呢?作品如何與音樂性有關?作品中的結構性如何運用點線面的概念,創作具音樂性的繪畫?我們將以類似油畫的方式,進行創作,並回歸繪畫中最簡單的三元素點、線、面,繪一幅具音樂性的畫作。
工具材料:8開圖畫紙10張、各式鉛筆2B-6B、炭筆、碳精筆、粉蠟筆、紙膠帶、素描保護膠、數位相機
第三週 創作暖身3:互動式塗鴉Ⅰ
教學重點/目標:接下來兩堂課,藉由互動式塗鴉的方式,來製作一本自由性的繪本。這所稱自由性的繪本是由圖畫優先,而非文字優先。互動式塗鴉是兩個人或兩個人以上,共同創作的圖像塗鴉,沒有任何限制,藉由別人的書寫描繪,再次想像,再次描繪,就在一來一往之間,讓想像更飛翔。之後再依照每個創作者自己的創作狀態,將圖畫繼續完成或改造,可加入文字,亦可不加,最後將裝訂成冊,裝訂的方式可以是冊頁,可以是線裝,可以用盒子裝,思考這些作品如何收納安置,如何幫作品製作一個家?
工具材料:8開圖畫紙20張、各式鉛筆2B-6B、炭筆、碳精筆、粉蠟筆、紙膠帶、素描保護膠、數位相機
第十二週 藝術家專題2-2 克利:帶著線條去散步

教學重點/目標:以繪畫性和音樂性的概念,介紹二位藝術家 : 康定斯基和克利作品中式如何呈現音樂性?康定斯基看到現有的繪畫方式無法表達他內心的感受,他需要的是一種純繪畫,看時應像聽音樂一樣具流動性。康定斯基如何受到莫內的啟發呢?作品如何與音樂性有關?作品中的結構性如何運用點線面的概念,創作具音樂性的繪畫?我們將以類似油畫的方式,進行創作,並回歸繪畫中最簡單的三元素點、線、面,繪一幅具音樂性的畫作。
工具材料:8開圖畫紙10張、各式鉛筆2B-6B、炭筆、碳精筆、粉蠟筆、紙膠帶、素描保護膠、數位相機
第四週 創作暖身4:互動式塗鴉Ⅱ

教學重點/目標:接下來兩堂課,藉由互動式塗鴉的方式,來製作一本自由性的繪本。這所稱自由性的繪本是由圖畫優先,而非文字優先。互動式塗鴉是兩個人或兩個人以上,共同創作的圖像塗鴉,沒有任何限制,藉由別人的書寫描繪,再次想像,再次描繪,就在一來一往之間,讓想像更飛翔。之後再依照每個創作者自己的創作狀態,將圖畫繼續完成或改造,可加入文字,亦可不加,最後將裝訂成冊,裝訂的方式可以是冊頁,可以是線裝,可以用盒子裝,思考這些作品如何收納安置,如何幫作品製作一個家?
工具材料:8開圖畫紙20張、各式鉛筆2B-6B、炭筆、碳精筆、粉蠟筆、紙膠帶、素描保護膠、數位相機
第十三週 公共論壇暨紀錄片影展週(本週不排課,全校學員參與論壇)
第五週 藝術家專題1-1 塞.湯布利(Cy﹒Twombly) :塗鴉是藝術嗎?
教學重點/目標:塞.湯布利使用材料是在「塗寫」或「書寫」,無須創造偉大的「意義」和「意涵」。他對材料的看法:讓材料本身作自我的「自由表述」,而不是要強制材料來為藝術家創造「意義」。塞.湯布利以 (1)劃痕(eraflure) 、(2)造斑(tacherant)、(3)塗改(Barbouillage)這三種操作形式來進行創作,我們也運用這三種操作行為來進行塗鴉式書寫。
工具材料:8開圖畫紙20張、各式鉛筆2B-6B、炭筆、碳精筆、粉蠟筆、紙膠帶、素描保護膠、數位相機
第十四週 藝術家專題3-1 羅丹:質感與體感的關係
教學重點/目標:羅丹的素描與他的雕塑一樣迷人,簡潔的線條和水性顏料的結合,清新大方,質感與體感的關係表現極為有特色。我們也來實驗水和水彩之間的千變萬化。
工具材料:8開圖畫紙10張、各式鉛筆2B-6B、炭筆、碳精筆、粉蠟筆、紙膠帶、素描保護膠、水彩、數位相機
第六週 藝術家專題1-2 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身體行動之繪畫痕跡
教學重點/目標:行動繪畫的開山始祖: 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1912-1956)是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先驅,美國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在畫布上隨意地潑濺顏料、灑出流線的技法而出名,這樣的技法被稱為「滴流法」。他的繪畫創作過程本身已經成為一種近似表演藝術的創作形式。我們將進行一場集體合作的繪畫行動,體驗身體在繪畫創作的過程中產生的甚麼表演形式?創作者和畫布有著甚麼樣的關係?這樣的行動繪畫,到底產生了甚麼新的觀念?這樣的新觀念又開啟了什麼?
工具材料:4開灰紙卡2張、紙膠帶、壓克力顏料、數個紙杯、水彩筆、數位相機
第十五週 藝術家專題3-2 傑克梅蒂:線條的存在性
教學重點/目標:傑克梅第的繪畫作品,多以親友的肖像,或是畫室裡的靜物寫生。這些題材雖然比較具有人性,但是他的顫動的筆觸,以及清一色的灰、土黃色調,傳達一種疏離感,產生了和他的雕塑特色一樣的視覺質感。
工具材料:8開圖畫紙10張、各式鉛筆2B-6B、炭筆、碳精筆、粉蠟筆、紙膠帶、素描保護膠、數位相機
第七週 藝術家專題1-3 蘇拉吉(Pierre Soulages) : 光與詩的交會
教學重點/目標:蘇拉吉的創作風格被歸類到抒情抽象繪畫的範疇,他一貫使用扁平的刷子和刮刀替代畫筆創作,畫出來的線條並不飄逸感性,相反的在剛強與雄渾的筆觸力道中,化繁為簡,展現樸實無華的粗獷與生猛。我們也來試試刷子的魔力,真正來操作屬於我們自己的抒情抽象繪畫!
工具材料:8開圖畫紙20張、大刷子、壓克力顏料、毛筆、墨汁、木片、紙膠帶、數位相機
第十六週 藝術家專題3-3 亨利摩爾:存在的線條性
教學重點/目標:亨利摩爾從觀察自然界有機形體,如甲殼、骨骼、石塊、樹根等,中領悟空間、形態的虛實關係,自然力賦予形態的影響等等,使自己的作品儘量符合自然力的法則。他同時從原始藝術中不斷汲取,他說:「一切原始藝術最突出的特點,是它們那生氣勃勃的活力。這是人民對生活的直接感受的再現。」所以在他的創作中,首先追求物體的質感,保留材料本來的美質。他寧肯要求一件雕刻作品像一塊「有生命」的石頭或樹幹,而不要求它們完全像一個有生命的人。
工具材料:8開圖畫紙10張、各式鉛筆2B-6B、炭筆、碳精筆、粉蠟筆、紙膠帶、素描保護膠、毛筆、墨汁 、數位相機
第八週 藝術家專題1-4 亨利米修:文字與書寫
教學重點/目標:亨利‧米修嚮往東方印度的佛教和神秘主義,他研究中國的老莊哲學,戲曲、書法、繪畫及語言文字。作品呈現出一種寫意的書寫狀態,我們隨著自由自在的線條遊走,在文字和詩意之間跳躍,來進行文字改造想像。
工具材料:8開圖畫紙20張、炭筆、碳精筆、紙膠帶、毛筆、墨汁、數位相機
第十七週 综合討論和比較分享
第九週 藝術家專題1-5 達比埃斯(Antoni Tàpies) :材質與紋理的交會
教學重點/目標:達比埃斯他以拼貼、堆積、塗抹等實驗性手法,讓抽象繪畫帶有雕塑特性,呈現豐厚肌理,開創出新穎的藝術語彙,他也將生活中看似平淡的老舊破損物體融入創作,被視為「貧窮藝術」先驅。我們也來試試材質與紋理的交會之後回出現甚麼風景。
工具材料:8開硬紙板6張、壓克力顏料、炭筆、碳精筆、紙膠帶、毛筆、墨汁、各種粉質材料(沙子、過期香料、咖啡渣等)、白膠、數位相機
第十八週 成果發表週(本週不排課,全校學員參與成果發表)
授課方式 本課程以實作與觀念討論並行的方式進行,希望學員能在實際操作中經歷藝術創作的自由並在觀念溝通中享受到藝術創作的樂趣。
本課程分四個單元:第一單元創作暖身: 作為創作基礎練習 試圖將創作本能召喚出來。
第二單元藝術家專題1: 以塗鴉作為繪畫性之可能。
第三單元藝術家專題2: 以繪畫性與音樂性進行對話。
第四單元藝術家專題3:以雕塑家的繪畫和雕塑來進行觀看比對。
每ㄧ次综合討論和分享的同時,也試圖思考作品要如何被觀看。 每個大單元都從觀念介紹、作品賞析、材料介紹開始進入,並希望學員在每大單元的實作練習中能留下一件完整的作品系列 。
評鑑方式 上課出席一起創作,課程進行願參與創作和討論。
閱讀資料 辛西亞.弗瑞蘭:《別鬧了,這是藝術嗎 ? 》左岸文化2002
Eric Booth:《藝術,其實是個動詞》布波出版2003
材料費用 依課程安排由學員自行擔創作材料及影印費用。

回板橋社區大學 2014年秋季班課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