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202 社會學:從紀錄片來反思大千世界

12 月 4th, 2015 // In: 板橋社區大學課程 // By: Comments 0

課程編號 161202
課程名稱 社會學:從紀錄片來反思大千世界
課程講師 張育誠、吳鴻昌
課程主旨 透過紀錄片的欣賞與討論,以輕鬆的方式體驗多元文化、討論社會議題,並由教師補充相關資料與知識。希望能夠增進學員對於社會議題、多元文化的理解與反思,並將相關知識活用於日常生活中。
本課程希望以輕鬆的方式來帶領學員討論社會議題。因此,課程的進行方式主要是觀賞紀錄片後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會補充相關的社會科學知識與延伸閱讀供同學參考,而同學可以提出自己的觀影心得、自己與主題有關經驗或故事等,供參與討論。每週擬觀賞的影片列於課程進度中,若有其他推薦的影片,也歡迎同學提出,教師也會視修課學員的興趣,進一步更動相關影片。在資料閱讀方面,有幾週進度所列的參考讀物,主要是由我們負責跟同學們分享,當然,也歡迎同學們預先閱讀,或是課程之後覺得有興趣,自行閱讀後於課堂提出心得,與同學分享。
課程主題的選擇上,主要是以跟學員日常生活相關的議題為原則,可以分為「我們與他者」、「個人與社會」兩個部分。在「我們與他者」方面,由於台灣是個多元族群的社會,因此,我們將從族群議題下手,來增進學員對於多元文化的體驗與理解,進而反思我們在本位主義上的理所當然。首先,我們先觀看摩梭族這個母系社會的紀錄片,希望藉此我們可以瞭解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並非絕對,即使是在看似如此自然的性別、婚姻、家庭等面向上,不同族群甚至會發展出截然不同的制度、文化與認知。接著,我們將以同樣的角度來觀察那些與我們一同生活在台灣,卻不一定被我們所認識的群體。對此,我們先由較為熟悉省籍族群議題開始,接著討論原住民、新住民等群體(第12週勞動亦探討了街友此一群體),最後則是綜合討論。希望藉由這些省籍、族群議題,能夠一方面讓學員打開多元文化的視野,為台灣社會越來越越複雜的群族議題,甚至是全球化的衝擊做好準備;另一方面,則是透過不同文化之間的衝擊,讓我們反思自身的理所當然,增進自我的認知與理解。
第二部份則是「個人與社會」。基本上,人在社會中生活,社會幾乎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個人。而且,偏偏臺灣又是一個變遷速度很快的社會,如何在這樣的社會中安身立命,實際上已成為許多人的煩惱。這個部分,我們將透過社會學的視野,來討論跟個人安身立命有關的社會議題。由於相關議題很多,本部份挑選了經濟、勞動、都市、災難、高齡等幾個議題,主要是因為不僅跟個人切身相關,而且往往成為新聞媒體的焦點。因此,我們希望透過社會學的分析,能讓學員們對於相關議題,形成自己的想法與見解,除了避免人云亦云,更能找到可能安身立命的生活態度。
歡迎有興趣在平日忙碌的生活中、願意挑一個悠閒的晚上來欣賞紀錄片、聊天討論、瞭解社會學的視野與知識的朋友,一起來加入本課程。
講師簡介 張育誠,台大社會學系博士。博士班就讀期間曾多次擔任社會學系課程助教,具有豐富帶領學生討論社會議題的經驗。
吳鴻昌,台大社會學系博士,曾任世新社心系兼任講師、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員,具有帶領學生閱讀經典與進行田野調查的經驗。
上課時間 週二 晚上19:00~21:30
上課地點 板橋社區大學 中山國中校區
選課條件 不限。
課程大綱與進度
週 次 內 容 週 次 內 容
第一週 課程介紹
1.說明本學期課程規劃。
2.請同學分享對課程的期待。
3.簡要說明如何閱讀期刊作品。
4.其他行政事務。
第十週 社會:經濟
Yes台灣夜市(2010,第1集)
第二週 社會學的基本視野I
參考讀物: Johnson, Allan G. (成令方, 林鶴玲, 吳嘉苓譯),2001,見樹又見林 : 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台北:群學。第一章「森林、樹群、還有那件事」。 片桐新自,2008,〈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基礎社會學》。台北:群學,頁69-89。
第十一週 社會:經濟
薩爾瓦多日記(2008,55分)
第三週 我們與他者:那些遙遠的他者
三個摩梭女子的故事(2001,56分) 參考讀物:《見樹又見林》,第二章「文化—符號、觀念和生活的種種」。
第十二週 社會:勞動
漂泊ing(2009,60分)
第四週 我們與他者:那些鄰近的他者-省籍
來自民間的對話:面對族群與未來(2004,81分)
第十三週 社會:災難
和平風暴(2007,58分)
第五週 我們與他者:那些看似熟悉的他者-原住民(Ⅰ)
請問貴姓(2005,102分),共四集,節選部份欣賞。
第十四週 社會:都市
老西門(2001,60分)
第六週 我們與他者:那些看似熟悉的他者-原住民(Ⅱ)
阿美嘻哈(2005,45分)
第十五週 社會:高齡
不老騎士(2013,116分鐘)
第七週 我們與他者:那些有點陌生的他者-新住民
飄洋過海的家(2005,49分) (或是:湄公河畔的台灣囡仔)
第十六週 社會:綜合討論
參考讀物: 《見樹又見林》,第6章實踐社會學,思索未來 《社會學動動腦》
第八週 我們與他者:那些熟悉的他者(?)-地方派系
炸神明(2006,50分) 參考讀物:《基礎社會學》,第八章「社會的病理」。
第十七週 公共論壇與社區講座活動、教與學成果研討
第九週 我們與他者:綜合討論
參考讀物:Bauman, Zygmunt(朱道凱譯),2002,社會學動動腦,台北:群學。第 2 章 我們與他們、第 3 章 陌生人。
第十八週 公共論壇與社區講座活動、教與學成果研討
授課方式 課堂討論。
評鑑方式 出席率。
閱讀資料 如課程大綱。
材料費用 資料講義的影印費用。

回板橋社區大學 2016年春季班課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