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05 【古典音樂讀書會】歌頌生命歌頌愛:探索人聲交響曲之美

6 月 29th, 2016 // In: 板橋社區大學課程 // By: Comments 0

課程編號 162705
課程名稱 【古典音樂讀書會】歌頌生命歌頌愛:探索人聲交響曲之美(6週課程)
課程講師 張皓閔
課程主旨 1824年,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在維也納首演,人聲的加入顛覆時人對「交響曲」的想像,作品之宏偉更築起一道難以逾越的高牆。因害怕淪為「東施效顰」,整個19世紀人聲交響曲竟屈指可數,直至世紀之交,才在馬勒豐富多樣的探索之下打開風氣。20世紀,人聲交響曲的創作與日俱增,但隨著傳統交響曲形式的衰微,逐漸失去其樂類特徵。
講師簡介 張皓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碩士,熱愛音樂藝術,通曉古典音樂大小事,尤其專長於十九世紀交響樂。曾為國家交響樂團(NSO)、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音契合唱管絃樂團、臺師大音樂系交響樂團、陽光台北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NTSO)附設管樂團及幻響交響管樂團等知名樂團編寫節目冊,並經常為《PAR表演藝術》雜誌撰稿。多次擔任國家交響樂團「NSO Live講座」講師,至高中職校園推廣交響音樂會。2014年起受邀擔任台灣馬勒愛樂協會講師,並於非比藝術開設「交響曲的故事」系列講座;2015年九月起,於夜鶯講堂開辦「交響音樂會導聆」系列講座。
重要講座經歷如下:
台灣馬勒愛樂協會專題演講:「從黑夜到光明:貝多芬第九、孟德爾頌《讚美歌》與馬勒第二」(2014/11/22);「標題音樂的揚棄:解析馬勒的第三號交響曲」(上:2015/6/13;下:2015/10/24);「幸福時光裏的無限恐懼:馬勒第六號交響曲《悲劇》」(2016/1/23)。
「交響曲的故事」系列講座(非比藝術):「貝多芬和他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2014/10/25);「孟德爾頌和他的交響清唱劇《讚美歌》」(2014/11/15);「馬勒和他的第二號交響曲《復活》」(2014/12/20);「白遼士和他的《幻想交響曲》」(2015/3/15);「李斯特和他的《浮士德》與《但丁》」(2015/4/12);「馬勒和他的第三號交響曲」(2015/5/17)。
「交響音樂會導聆」系列講座:「舒伯特C大調交響曲《偉大》」(2015/9/12);「白遼士《幻想交響曲》」(2015/10/3);「柴科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2015/10/31);「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2015/11/14);「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2015/12/19);「蕭斯塔科維契第六號交響曲」(2016/6/4)。
實踐大學音樂學系專題演講:「從《合唱幻想曲》到《合唱交響曲》」(2015/5/20);「白遼士《幻想交響曲》」(2015/11/2);「柴科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2015)。
上課時間 週二 晚上19:00~21:30,105/11/8(二)開始上課
上課地點 板橋社區大學 忠孝國中校區
選課條件 新/舊生皆可
選課優惠 本課程可使用『2016年春季班』或『2016年秋季班』5場公共論壇的章來折抵
課程大綱與進度
週 次 內 容
第一週 從貝九以及遭指為「模仿貝九」的孟德爾頌《讚美歌》出發
第二週 依序探究白遼士和李斯特加入人聲的「標題交響曲」
第三週 馬勒賦予人聲交響全新意義的各樣實驗
第四週 20世紀人聲交響曲在動盪的俄國和自由的英美地區各異其趣的發展
第五週 20世紀人聲交響曲在動盪的俄國和自由的英美地區各異其趣的發展
第六週 最終回歸自身,認識台灣作曲家精采動人的人聲交響作品
授課方式 以室內講授、音樂賞析、討論方式進行。
評鑑方式 出席率與參與度
材料費用 影印費

回板橋社區大學 2016年秋季班課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