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03 嘉慶君遊台灣 (7週課程)

6 月 29th, 2016 // In: 板橋社區大學課程 // By: Comments 0

課程編號 162503
課程名稱 嘉慶君遊台灣 (7週課程)
課程講師 鄭智殷
課程主旨 「嘉慶君遊臺灣」是臺灣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戲曲中的嘉慶君不僅懲惡揚善,為百姓主張正義,而且遍遊中南部,許多地名與傳說,也都跟嘉慶君有了關係。
本堂課除了將帶領同學進入嘉慶君遊臺灣的傳說故事之外,也將效法嘉慶君「趴趴走」的精神,帶領大家認識臺灣的各種面貌,瞭解臺灣故事,看這交錯層疊的前世今生。
講師簡介 鄭智殷,清華大學人類學碩士。長時間參與臺灣社區營造運動、籌備過地方文化館,也出版過繪本與文史書籍。帶領過多屆板橋社大文史調查課程,和同學一起探索地方。學習人類學後,體會到文化多元與相對的意義,希望和同學從各種面向一起討論,共同探索事物背後的脈絡、意義與深層的趣味。
上課時間 週二 晚上19:00~21:30,本課程沒有室外課
上課地點 板橋社區大學 忠孝國中校區
選課條件 所有願意以好玩的心情一起探索知識的同學
課程大綱與進度
週 次 內 容
第一週 相見歡。同學自我介紹、認識與學期課程介紹。
第二週 百年航行:大稻埕、淡水的繁華故事:
淡水河是北臺灣最重要的河流,不僅帶來台北的繁榮、創造文化,其主流、支流深入各地,是天然綿密運輸網絡,造就了淡水、萬華、大稻埕乃至新莊、板橋、大溪等城市的鼎盛繁華。
這堂課將介紹大稻埕到淡水這段黃金航線豐富的歷史與璀燦文化。
第三週 向未知冒進:清代臺灣的開山撫「蕃」:
開山撫番清末在臺灣東部施行的開發與教育「蕃民」的政策。1874年(同治13年)日本以琉球居民被臺灣「生番」殺害為由出兵,由於日本以「番地」並非隸屬清國版圖而入侵,使得清廷治臺政策轉為積極經營。而另一個入山開墾的原因則是樟腦。樟腦是當時工業與軍火的重要原料,為了取得山區的樟樹,清廷鼓勵人民入山開墾,開啟了一段段艱辛血淚的臺灣史!
讓我們一起來瞭解這段臺灣原、漢接觸的衝突、共存血淚史,不僅紀錄了族群的衝突,也紀錄了人類邁向未知的勇氣!
第四週 風水台北城:牡丹社事件與台北建城:
清同治13年臺灣南部所發生的牡丹社事件促使臺北建城。滿清朝廷終於體會到日本意欲越過東海擴張領土的野心,也重新思考臺灣戰略地位,建立臺北府來強化北臺灣的防禦。臺北府城在光緒10年正式完工,也是歷史上最後一座依照華夏傳統風水堪輿理論而建造的傳統中國式城池。
本課程將帶領同學瞭解這個台灣發展重要的轉變時刻。
第五週 嘉慶君遊臺灣(1):不存在的存在:
《嘉慶君遊台灣》是流傳民間的傳說故事,敘述嘉慶皇帝當太子時微服出巡,從臺南府城登岸,遊遍台灣各地,一路北上到鹿港出海,遊歷山水、鏟奸除惡、懲治貪官的經過,當然還有發生許多風流韻事。《嘉慶君遊台灣》是戲劇、歌曲、說書的好素材,冒險奇情故事一向很有賣點,多年來不斷透過媒體出現,因此使許多人相信嘉慶皇帝真的到過台灣,各地不僅留下傳說,包括信仰,甚至廟宇都與嘉慶君連上關係。
但,嘉慶君畢竟沒有來過臺灣。究竟這樣的故事是如何累積的?背後又帶有怎樣的意識型態?讓我們一起來探討。
第六週 嘉慶君遊臺灣(2):走訪嘉慶君:
嘉慶君雖然沒來過臺灣,但是他的足跡卻透過信仰與傳說活靈活現的保留在民間的記憶之中。本次課程介紹嘉慶君的足跡:包括嘉義新港、太保、南投竹山;新港奉天宮由嘉慶君冊封的廟名和虎爺;嘉義太保傳說中嘉慶君的隨從王得祿的墓園;南投竹山救主犧牲的李勇的廟,以及傳說將出皇后的風水傳說;被皇帝嘴碎念後「不敢長大」的蕃薯。
第七週 公共論壇與社區講座活動、教與學成果研討
授課方式 以室內講授、討論方式進行。
評鑑方式 上課出席率須達三分之二,並參與課程討論
閱讀資料
材料費用 (1)課程需求的影印教材由同學依實際開銷分擔。
(2)課程順序將依實際情形有部分調整;

回板橋社區大學 2016年秋季班課程

Comments are closed.